2016.09.18【观察受蕴的技巧】

发表时间:2016-09-26 20:32:50
阅读:Loading...
分享到:
2016.09.18【观察受蕴的技巧】


2016.09.18朱倍贤教授主讲

今天练习关于「观察受蕴」的技巧。

所谓「受蕴」,简单而言,是指心接触到境界的时候,产生出来的感受:愉悦或舒适、可意的感觉,这是第一种;第二种是,不愉悦、不舒适、不可意的感觉;第三种是中性的感觉,不是愉悦、也不是不愉悦的感觉。

「受蕴」在解脱道中,扮演一个关键的作用。因为,在佛法心理学里面,感受是催促、催逼我们行为的最主要因素。经典里讲到,对于舒适、愉悦、可意的感觉,内心倾向对这样的感觉抓取、黏着;对于不舒适、不愉悦、不可意的感觉,内心则倾向排斥、厌恶;对于中性的感觉,内心的倾向是冷漠、无动于衷、无聊或昏昧。

「十二缘起」有「触缘受,受缘爱」。意即,接触境界作为「前因」,然后有「感受」,因为「感受」的产生,而有「饥渴感」、「贪爱」的产生。其中的「饥渴感与贪爱」,可以针对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感受;对于过去的感受有怀念或恐怖的记忆,所以,渴望能重复、复制舒适的感受,回避不舒适的感受。对于当下或未来,内心也都有对于这些不同的感受,有类似的反应模式。所以,如果能在禅修里,愈清楚地认知,这些推逼促发我们行为的力量,就愈能帮助我们了解贪爱的本质,而超越贪爱。

佛经里也提到,受蕴像雨滴打出来的涟漪,用这样的比喻说明,每一个触境里面,在感受上回响的效应。

在开始之前,请大家做一点简单的暖身运动,伸展或深呼吸。

要能帮助自己观察受蕴~感受,须要让心安住在一个够稳当的立足之处,不然会容易迷失在感受里,被感受吞没。所以,一开头,先采用自己熟悉的禅修主题,好比是,「用正知正念让身体放松」、「用呼吸做内部按摩,对神经系统安抚」……

只有从一个宁静、放松的地方出发,才有能力一边观察感受的出没,一边内心不迎不拒,不浪费多余的力气,停驻僵持在舒适的感觉;不浪费多余的力气,在排斥、抵抗不舒适的感觉;不会对中性的感觉,产生无聊、昏昧的心境。

先用熟悉的方式,让身心沉淀。在每一个知觉的当下,都有感受的呈现。在静坐的时候,可能大部分的感受都是「舍性受」,即「中性」的感受——并不是非常明显的舒适或不舒服。所以,一般的禅修者,容易在这样的状况中,陷入空洞、昏昧。提醒自己把知觉放在「感受」的区块。如果不是很清楚什么叫「感受」,光是把注意力调整、探索,什么叫「感受」这样的努力当中,也有助于身心的安定。

眼前这个境界,所触的「触感」,不管是身体外面或内在的、心境的触,都有这样的感受、滋味,尝试以放松、开放、自然的方式感受。

如果在观察感受上,还是不清楚,可以用以下的方式来帮助自己:一边尝试着把自己的呼吸、维持坐姿的方式,调成较舒适的。这里面没有绝对的准则,只要是主观上更安详舒适的。利用逐渐堆砌起来的安适感,作为观察的对象。所谓「安适感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如果是放松、安静、诚恳,去倾听内在的感受,会发现感受像泡沫、涟漪、或电流,每一个触境,都是一个重新的感觉。不用刻意钻牛角尖,要去制造出什么特别的感受;不用刻意去挖掘愈来愈细腻的感受。而是利用更放松、安静、宽坦的视角,自然而然,感受到更加细腻,感受上的迁变。

除了内在随着呼吸生灭的感受,甚至耳朵听到背景的噪音,产生出细微飘忽的感受;脑海中,不知何处而来的念头、记忆、影像,在在的这些触境,都会产生感受。不用在乎自己没有能力去捕捉到,这些稍纵即逝的感受。放宽心怀、放松、用心聆听,听得到什么感受,就到那样的程度,没有强迫、矫揉。留意一下倾听的方式,是放松的。在放松的时候,最容易敏锐觉察。没有要期盼什么戏剧化特殊的感受,就是如实的、眼前的感受。看看推逼着自己的动机、活动的力量。整个生命,就是被这些飘忽、稍纵即逝的泡泡、涟漪所推动着。看清楚这个在推动行为的力量,看穿、透视它们。

佛经里面讲到它们像是泡泡、涟漪,但也不一定非要用这样的框架来看待它们。可以尝试问问自己,什么程度上,这些东西,感觉起来像泡泡、涟漪,有的时候,用泡泡、涟漪的角度看,更容易让自己站得稳,感觉你所面对的,不是一个那么强大、坚固、难以对抗抵御的;如果是泡泡或涟漪的话,可以轻而易举、四两拨千斤地不迎不拒,保持着平衡、稳定沉淀的感觉,而不会受到这些感受的波及。清楚地知道这些感受,不会因而失掉自己的平衡,造成内在的干扰。

慢慢地沉淀、放松,内在细微的震荡,神经、细胞彼此间的窃窃私语。那个震荡,帮你沉淀、放松,呼吸变得柔顺、均匀。那个震荡,省力地在按摩、安抚着内在——那个感受是如何?每一个空气的摩擦,像火柴点起火焰的触发,那个感受;每一个气压的增强、减弱,产生的推拿、按摩效应而生的感受。甚至是内心安静的时候,心好像是平静的水面,偶而出现一点点的波纹~微风刮过产生的波纹,稍纵即逝的触,那个感受是如何?

我们对于过去的执着,最主要来自于对过去的感受~愉悦、痛苦的滋味,可意、不可意的滋味。对于未来的执着,最主要就是渴望未来,愉悦、可意的经验,害怕未来不可意、不愉悦的经验。这就是感受在推着我们,产生希求和害怕。帮助自己的心看清楚,这个关键的环节。不光是透过理论,而是直接观察、感受,而获得直觉上的了解。就是这样,像风一样,没办法捕捉、囤积;像涟漪一样,只有一瞬间,震央发生出来的震荡;像空谷回响,回音袅袅,却找不到出声的人。

检视这里面,哪里有坚固的地方?以为可以安全落脚的地方,可让你捕捉住「这是我要的、就在这里、就是这一刻」!?它只是像「捕风」一样,以为你抓到什么,实际上已经流失。你注意到它的时候,已经只是一个回响。

若能善巧使用禅修技巧,让身心在安适的状况,是最容易观察受蕴的。可是,若无明显舒适的感受,留意不让自己陷入空洞、无所适从的感觉。「中性的受」是最不容易观的,所以,要刻意提醒自己「如何精准观察」?最理想的方式,是三不两时,调整呼吸或沉淀安抚身心,让自己的内在,有丰富安乐的触感,帮助自己观察。这是较高明的手段。

对于受蕴看不清楚的人,没有选择地只能做受蕴的奴隶;只能对受蕴「上瘾」。

一个开发智慧的禅修者,能置身事外,观察着受蕴。不把感情寄托在这里面。受用着受蕴,而不被受蕴所淹没,不因感受而迷惑、困惑。清楚知道自己的方向:根除对所有受蕴的喜贪迷想。

不知道此方向的人,就在受蕴中沉沦、轮回、迷惑。因舒服、痛苦或中性的感觉而被淹没。

对这个感受着迷、上瘾的人,就像是对毒品上瘾一样,最终会让你负债累累,背负着无法承担的重、无法承担的痛!

所以,以一个能够帮助自己厌离的方式、角度,来观察受蕴。

看到多少就是多少,不急、不强求,保持着安适、放松。智慧的产生,是可以一点一滴,在短暂的时刻当中累积的。

  (静坐结束)

【回向】

色蕴如同聚合的泡沫,

受蕴如同雨滴打出的涟漪,

想蕴如同海市蜃楼,

行蕴如同没有心木的芭蕉树,

识蕴如同魔法师所使用的障眼法,

这其中都没有坚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