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.08.07【观食】

发表时间:2016-09-06 19:34:30
阅读:Loading...
分享到:
2016.08.07【观食】




2016.08.07朱倍贤教授主讲

 

今天的练习与「观食」有关。「食」在佛法里面,主要解说我们内心所依托、所在乎的,例如「放逸的感觉」、「自我的感觉」,这些感觉都需经过不断地燃烧和损耗,不断地补给燃料,才能够延续下去。所以,佛经里面,说到「轮回」的现象,是心不断地因为饥渴而去抓取、寻找新的活动,就是透过一系列的寄托、 抓取、燃烧跟吞食,才能够延续。佛经里面有提到,很多不同观察「食」的方式,有的是直接针对我们所吃的「食物特质」;有的是跟我们吃的「方式」有关。今天就从其中一个角度来练习观察「食的活动」。

 

一开始,大家可以做深呼吸、简单的伸展。

 

心理已经准备好,要脱离烦躁、喧闹的状态。这时心理所依托的,是呼吸滋养的感觉;当下跟触感接触的踏实感。

 

开始时,可以选择自己习惯或喜欢的主题,像是「正在被按摩的身体」;「膨胀收缩的触感」,或让自己专心投入于,更加舒适的全身呼吸、帮助自己更加地宁静。

 

从开始观察什么叫「吃东西、食物」活动之前,先让自己有起码的安定跟舒适。这不需要高度人为的专注,而是一种脱离世俗故事情节,那种焦热感、饥渴感、不安,自然而然而产生的安适。以这样的安适,作为心立足的所在。在这样的安适之中,心不因为饥渴、不安而活动;它是在清醒与放松之中,安顿下来。

 

把知觉带到当下正在进行的呼吸活动,「呼吸」就是一个食物、吃东西的状态,它不断地要从外在汲取氧气,然后,在一连串的新陈代谢,将废气排除。只要这样的活动中止,我们所寄托所谓的「家~自我」就没办法延续。看起来是那么可靠,提供我们放逸的所在,是如此地危脆不堪,牵系于一发。

 

观察「食」的方式,有不同的契入法可参考、实验,就是让心一边贴近呼吸,一边感受着呼吸跟生命之间,危脆的连系。再次地,这个不需要高度人为的专注。而是,因为关乎自身的福祉跟安危,所以,心自然而然保持着高度的兴致,融入地观察、品味,「这是自己当下的状态」。

 

所谓的「自我」,是非坚固的、动态的,就在吸跟呼之间,像风中残烛,随着它的燃料,随着周遭的条件,在摇摆、动荡。这个就是我们自认为最坚固、可爱,最可以放逸的中心;它不过是一系列吃、消耗、代谢的动作。

 

在这个自我感之中,永远没有真正的休息、安歇。不断地下一口气、下一口气;接下来呢、接下来呢;然后呢、然后呢;吸了要吐、吐了要吸。只要有自我的地方,就有不停歇地挣扎、努力、搏斗,跟环境的negotiation。

 

尝试着把这样的真相、讯息,带到心海深处。一个可能有用的作意是:对待自己的心,就像对待一个你正在教导的小孩一样,带着它观察大自然,确保其注意力能帮助它学习,从旁耐心、善巧地引导。同样地,帮助心去了解:自我感是无常的、呼吸是燃烧。面对这个真相时,心是如何被冲击,了解、观察这个冲击的效应。

 

如果在了解着无常、了解着一连串「吃的活动」是有压力、耗费力气的,因而感到身心愈来愈安静,这是好的;如果这么看,愈来愈有急迫感、危机意识,也是好的;若这么做,能够挑战、动摇内心的放纵、放逸感,那也是好的。

 

也就是说,有不同契入的角度。面对着不断燃烧的状况,内心或者感觉到有法喜,愈来愈了解,我们执着的对象就是如此;愈来愈知道,怎样跟执着的对象,保持距离,松脱其系缚,所以,有法喜。也有可能因为认真关注着,正在燃烧的现象,而让身心愈来愈统摄、安静;或者透过观察,感觉到愈来愈深邃的厌离心。这些都是好的契入角度。

 

贴近着呼吸,关心着自身的命运。了解所粘着的,是一种燃烧、吞食的状态。任何时候提醒自己:微调坐姿,放松身体,提升内心的清醒度,因而更能帮助内心,接纳、领纳「食的真相」。先不用担心自己做得多么安静或理想,而是把注意力放在:怎样引导这个小孩让他了解人生的真相;怎么帮助他更深刻地体会苦迫。

 

可以把所谓的「自我感」直接就看成是「呼吸」,是一连串的新陈代谢、使力、调整。我们已经习惯了感觉很轻松的呼吸,实际上,它是一种跟环境搏斗、竞争、在汲取、获得得以生存的能量。

 

在宁静中,眼冷如灰地看清楚生命的本质。整个所谓的自我,自我活动的空间,哪里有安全的所在?哪有稳固不变动的角落?就是吞食、新陈代谢、不断地汲取资源、不断透过搏斗,来维持内在环境 得过且过的平稳。

 

能够愈安适、放松、远离担忧紧绷,就愈容易接受燃烧的事实。所以,别忘了在安适、安静的状况下,进行这样的禅观。

 

贴近着自己的呼吸。

 

感受着呼吸的活动,里面有许多忙碌的交换~跟环境交换气体、交换养分。这里面没有真正的休息。一连串的活动之后,接下来要做什么?吐气之后,接下来要吸气。吸气之后,接下来要吐气。内心自以为是最亲近、最亲爱、最稳定的所在,就只是这样。

 

心贴近着呼吸,像是在观察火焰般,观察心和呼吸的综合体。

 

(静坐结束)

 

【回向】

「五蕴是重担,更莫造新担,担是世间病,舍担第一乐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