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.07.17【色界禅】

发表时间:2016-08-15 10:43:36
阅读:Loading...
分享到:

2016.07.17【色界禅】

2016.07.17朱倍贤教授主讲

 


经典上,在讲述四念住或色界禅的修学方法时,常常用以下的词汇:「远离世间贪忧」。「远离世间贪忧」是修学四念住,或进入禅那时的必要手段。其道理,简言之,就是能观察到欲界的身心烦乱,刻意地将那些会制造烦乱的动作,减少、隔绝,而让身心能安定、统一。

 

心在「欲界」活动时,有什么特质呢?「下一个刺激是什么,我要、我要」,迫不及待地要被饥渴感所推逼着,里面有不耐烦、焦躁;每一次体会到的快感、舒适,很快地消逝、身心不安稳,迫不及待地等待着下个短暂时刻,能够传递过来舒服的感觉。

 

欲界的另一个特质:因为那样的活动,所带来的安稳感,是如此稀少可怜,所以,心往往是处在忧郁状态,必须透过不断地盘算、计划、追寻、患得患失,才能确保自己在欲里面的快乐跟安全,是能够延续的。

 

所以,要进入「色界禅」,也就是要脱离「欲界」的活动状态,其中的一个作法,就是刻意地,让内心挣脱开前面讲的那些特质:迫不及待的饥渴、担忧、对未来患得患失、忧心着世俗烦琐的事物。

 

今天要练习的技巧,是跟脱离开「贪忧」有关的内容。

 

先调整检查自己的坐姿,让内心能在单纯的当下,得到滋养、安适。最起码的条件,就是要营造一个舒适、安静的身心状况。呼吸的能量、波浪,可以少阻碍地扩散;怎样的坐姿,可让自己感觉精神抖擞、斗志高昂;对于接下来的活动,有着高度的兴致、可以认真地投注。同时,又是非常有弹性、轻柔、放松,允许身体内在细微的波浪穿透自身。在这样深度的放松之中,也能够变得更加地敏感,更容易觉察自己在做什么。

 

可以先花一些时间,检查一下,有可能还在欲界的状态。从刚刚没有静坐,要进入到静坐的过度期,身心可能还有闹哄哄的感觉;刚刚讲话时,没有正念、从容,遗留下来那种喧闹的感觉;因为心里世界没有收摄,而不断地在烦琐的世界担忧着、抓着、起起落落……

 

检查,知道其中的过患:这是闹哄哄的、这是不舒服的。下定决心,把身心脱离开焦躁的状态。要用怎样的呼吸,按摩自身,才能让焦躁感平缓,才能具体地松了一口气的感觉:「啊!具体的重担放了下来,身体变得轻松的感觉」。不用求多,就算是一点点,好了一点点,放下了一点点—很好,在往正确的方向前进着。

 

虽然,可能当下是在团体中静坐,可是,可以想象完全是一个独处的、属于自己的时间,不用在乎别人是怎么看我的,别人也不会看我们;不用跟别人比较,全心全意地投注在经营当下的身心。

 

正在脱离烦躁、脱离焦躁不安,暂时不要去处理心事,眼前没有什么非要立刻去解决的心事,把那些搁置下来,这是一个高质量度假的时间。把心事、担心的事都搁置、隔绝,让心非常干净利落地脱离开担忧的状态,一边脱离,一边体会着脱离开担忧的轻松感、清新感。

 

没有要去营造什么特别神奇、神秘、深奥的境界,只是单纯地脱离开担忧而已,就这么简单。就在简单中得到滋味,幸福就在简单中,简单就是幸福。不被疲劳轰炸,就是幸福。心从乱哄哄的状态,正在减缓、正在慢慢地安静下来,就是幸福。也没有要求自己要百分之百的安静,只是认真地在品味着,正在脱离开闹哄哄、正在缓解闹哄哄。

 

注意力、定力,不是锁在身体的哪个部分,而是,专心致志地,引领着身心到更轻松的感觉,这是定力的所在。其他的事,不要想,也不用担心,唯一在做的工作,就是脱离开烦躁、脱离开担心。放怀地潜入到轻松的滋味、清新的滋味。善巧地帮助自心更满足,因为满足而没有饥渴,就不需要忙碌地,以欲界的方式,寻觅刺激。愈知道如何让心,在知足之中安顿下来,愈能够体会到烦乱的动作,自然而然地被放开来。不要管什么高深的境界,不要担心自己是否太笨、佛法太难,只是单纯地在脱离烦乱,正在脱离担忧的纠葛。去感觉担忧原本像魔掌般地抓着你、握着你、掐着你,那股力道,怎样慢慢地松脱开来;掐着你的指头,怎样一根、一根地从中挣脱出来,感觉到可以清新地呼吸。

 

一边这样做,一边品味着,脱离开欲界活动的清新、舒畅。不用多,不用轰轰烈烈、不用很戏剧化,你的心满足了,懂得品味简单,就这么一点点的滋味,就足够让它沉淀、让它安顿下来。

 

这个时候的「正念」,就是记得:现在该做的功课。正在脱离焦躁、饥渴、担忧。「正知」就是知道眼前在怎样做,怎样在挣脱饥渴、焦躁、担心,在玩味着怎样细致化;在品尝着因为「远离」,而产生出的喜跟乐。不管它是多么微弱或强烈,只是由衷地品味着,这个就是脱离开欲界的喜跟乐。

 

愈认真地去开发、品味,愈由衷地去品尝,喜乐就会愈升华、深化,稳健地提供给自心滋养物,让心完全甘愿融入在坚强无比的定力之中。

 

一步一脚印,引领着身心,脱离开疲劳轰炸,品味着离开疲劳轰炸的清幽,不需要应酬,不需要为别人负责,享受闲暇,享受认真踏实的饱足感。

 

如果出现一丝一毫的担忧、不耐烦、饥渴感,觉知,觉知它的苦患、过患,它的压迫,在身心上的挤压。尝试着释放、减压、脱离开它的枷锁;品味着脱离开枷锁的过程,它的喜跟乐,不管是多么卑微的喜跟乐。认真、专心、由衷地品味着「离生喜乐」。

 

不用急着去开发更高的禅定~二、三、四禅,若能对初禅愈熟练,接下来的开展愈自然、愈容易。

 

认真地透过分别、调整,帮助自己的身心,更有效率地脱离欲界,更大程度地融入于:因为知足而产生的乐趣,因为减缓动作而产生的乐趣,因为脱离开喧闹而得到安静的乐趣,因为内心稳健地用功,而得到踏实的乐趣。

 

学习做自己的老师,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面,观察、调整,善巧地引导自己。怎样做,能够更干净利落地脱离欲界不善巧的方法;能更全然、充分投入到初禅的喜乐?

 

留心细微的干扰、习惯性的担心;留心细微的饥渴感、习惯性的饥渴感;细微的烦躁、习惯性的烦躁…发现、觉知过患;缓和、彻底隔离。

 

就算一点点的安静、缓冲,认识、熟悉、欣赏。「真好啊,我的心不用忙碌地到外境汲汲营营,不用随着外境起起伏伏」,而是正在学习开发内在的资源、内在的力量,这是更安全、稳靠、更有尊严、更无害的。

已经产生的烦躁感,要怎么对治?

还未生起的烦躁感,要怎么预防?

 

已经产生的烦躁感,要像挑毛毛虫一样,精准地把牠揪出来、剔除牠,马上对治;还未生起的烦躁感,要能培养更大的满足、安适,使得烦躁感不会产生。

 

让心保持在不受到担忧侵扰的状态,高度的正知正念,确保它不被侵扰的状态。

 

能够维持好一段时间,身体、心理不受疲劳轰炸,神经系统不用负担着贪跟忧,幽深的乐趣,愈来愈明显的过程。

(静坐结束)

 

【回向】

我是一切生命的同情者,堪作一切生命的善友,愿我远离一切敌意、害意,安住于没有敌人、无可限量的慈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