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.12.10【定力的练习】
发表时间:2020-08-18 20:27:19
阅读:Loading...
2017.12.10【定力的练习】
朱倍贤 主讲
今天的主题是「定力」。
在开始静坐之前,大家可以选择先做一点简单的暖身运动,伸展或是配合着深呼吸。利用这个机会将觉知从纷飞的妄念,带回到具体的身体的触感,带回到当前正在进行的活动。最具体、最明显的活动之一就是,你是怎么样在呼吸的,你是怎么样参与在身体这个经验,你是如何在使用着肌肉,所以能够维持着、延续着这样的坐姿。
选择一个跟十六胜行相应的技巧来安定自己的心,好比正在缓冲的身体。可以尝试着把身体内在,可能是粗的、细的冲动减缓。把那些没有必要的紧张、紧绷,可能因为担心而制造出来盘结错乱的紧绷模式、肌肉模式,把它开解、把它松开来,持续地做、系念于前地做。
我们在课程中不断强调原始佛法禅定的内容,是一个「向解脱」的活动,而不是注意力锁死在一个小地方。这个意思并不是说,我们就可以荒废我们的定力,我们禅修的方式就是天马行空,就只是在心里面不断地哲思。实际上,原始佛法是强调定力、是尊重定力的,佛陀把定力做为八正道的总结。我们来看一看,定力里面有哪一些特质,我们可以尝试着去培养它。
「定力」其中的一个特质,就是饱足感,它是跟喜乐相应的,它让你有丰盈、丰足的感觉,所以你可以把很多多余的动作都放下来。你不用着急着四处去寻觅食物,而是能够在内在,更贴近自身、更不花费资源,而满足自心。有很多不同的作法,其中的一个作法你可以实验看看。去感觉这个知觉像是树根一样的,扎根于身体里面、在其中汲取养分。也就是说,你的心在当前不跑到外境去寻找刺激,而是在身体内在,不管是温暖的感觉、雄沛的感觉、安宁的感觉,去汲取这个滋味做为它的养分,做为它的资源。
这种饱足感,这种喜乐感,佛陀是称赞的,他提醒我们要去开发定力里面这样的特质。对于这些定力的特质,你的目标不用订得很高远,从小的地方做起,从你眼前马上就可以感知到的特质做起。不要误以为定力是在你用功了十八年之后,才能够体会得了喜乐,才能体会得了饱足。你要练习在眼前你「正念在前这一刻」,就知道如何把注意力调焦到一个能够帮助你饱足的地方。
好比说,你知道你眼前是踏在佛法的道路上在努力着,那种扎实感,那种踏实的感觉,你知道你现在在善用着你的时间,心里面有一种笃定的感觉。不要小看这个笃定的感觉。它可能不是什么轰轰烈烈、惊天动地的喜乐,但是你可以察觉得到那个滋味,那种稳健、那种幸福。那种知道自己走在佛法的路上,知道佛法在保护着自己,知道自己在护持着佛法。
每一个人的主观呈现出来的滋味可能不一样,有可能心头有暖滋滋的感觉,有可能是其它的滋味。去开发这种感觉。所谓「开发」的意思,就是允许你的心更大程度地从这里面得到满足,所以它更不会、更不容易要跑到复杂的、竞争的世界里面,那种焦恼、得失的 欲界的追逐状况。
你可以选择把注意力放到身体的体温,那种被温暖笼罩的感觉。你的注意力虽然不是锁死在一个小地方,可是你是认真的,是小心翼翼的,你不是天马行空。虽然不是锁死在一个地方,可是你的注意力是局限在身体的范围里面,所以它是被收摄的,它是被管控的。
你正在精勤、认真地推着眼前的沙粒,不需要是什么巨大、超常的经验,就是一个小小的、卑微的踏实感。由衷地品味它,让心在其中得到饱足。在这里面练习知足。去看到心因为饱足,所以烦乱的动作减少。它能够沉淀下来,更深刻地去品味高品质、省力的愉快。
「定力」的另外一个特质是安祥,那感觉是安全的、是稳定的、是统摄的。虽然你的心不是锁在一个小地方,但也不是天马行空、任意奔驰。你是一个马车的驾御者,缰绳握在手中,提高警觉地在管控着马车的动向。那感觉是缰绳在握,那感觉是统摄的。因为你的心意不是放在得失跟竞争,而是在善法上面,用虽然卑微但是稳健的步伐前进着、开展着,所以有安祥的感觉。
知道这条路是安全的,虽然在这个世间,没有什么百分之百能够保护我们不受到波动的东西,可是佛法已经是最接近完美的保护。对于我们多么细微的过失、盲点,它都有纠正的机转。它都在提醒我们,不到最安全的一刻,它不会给我们一个过关的成绩,不会给我们一个及格的成绩。所以,在禅定之中去体会住于佛法的庆幸、安全、统摄。
另一个「定力」的特质,是贯注的、是融入的。虽然你的心不是锁死在一个小点上,但你是认真的,是全神贯注在调整这个动作,让它变得更善巧。好比说,你小心翼翼地在检验着身心能够保持安祥、从容,有一点点的冲动,有一点点的紧绷在抬出头来,你马上就做出对应,确保饱足的感觉,确保安祥的感觉,没有间隙、没有中断。然后,你在这种全心投入的状况中也得到饱足,这本身就是一种乐趣。
我们的意志通常是如此地盲目,你眼前在用佛法管控着它,小心翼翼地引导着它,这就有定力的特质在里面。谨慎地、坚定不移地、巨细靡遗地。这意思并非你要变得很紧张,你要感到很大的压力。你是在饱足、安祥的状况之下用功的。那样的用功的感觉不会增加你的紧张感,它只会加深你的满足,它只会加深安祥。
「贯注」的意思,就是尽量没有保留地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个工作上。可能是「感受着全身的触感」这个动作,可能是「感受着身体的体温」这个动作,可能是「帮助自己的身行祥和」这个动作。不管你选择的是哪一个动作,尽量没有保留地、认真地,贯注到这个任务里。
我们再来复习一次,用一个一点点不一样的角度。首先,「定力」的特质它有饱足感,它可以说是喜乐感的同义词,品味着饱足感、保护着饱足感、开发着饱足感。这里的「开发」,并非要你去强求、去勉强自己感觉到饱足,而是指把你的角度换一换,你会发现到,当前正确的努力本来就有饱足感,本来就有那样的滋味在里面。
你可以专心于品味着饱足感,你也可以一边检验着,怎么样让这个饱足感来更进一步帮助你的定力。心有没有因为知足了,感觉够了,所以它更乐于安住在这活动里面。你要怎么样用饱足来诱导、来引导你的心,让它更乐意沉淀,放下那些忙乱的动作。
「定力」的另一个特质,就是安祥、安全、祥和。所以尽管外面的人看你,好像坐在那什么都没在做,可是你的心里面知道,这是一个对的道路,你有扎实的感觉。那个跟坐在那个地方打瞌睡、发呆,是截然不同的感觉。你是小心翼翼地在用你的时间,小心翼翼地在用你的精力、用你的注意力,小心翼翼地在保护着、在维持着安祥感。
你透过呼吸来达成,让你的呼吸安抚力发挥作用,用你的呼吸去雕塑身心的环境,让你的身心环境更安祥,让那个呼吸变成是这个安祥的环境里面的一个韵律。那个安祥的感觉,甚至你敏感一点,是可以具体感受到血压正在降低中,身心里面可能有细微的紧绷,那个纠着、正在缓解。
「定力」的另外一个特质是贯注、融入,如果愿意接受挑战的,可以看看能不能用比起以前更加认真的态度,来做好眼前这个事,来做好好比说放松这个事,好比说感觉你的身体,感受你身体的温度,这样的一件工作。真的把这个功课当做是庄严的、值得你花时间的事情。去体验将自己全然地付出,愿意处在那种勤奋的状况,同时你的身体是放松的、是舒适的、是省力的,可是内在的世界里面,在那种卖力、认真的状况之中,得到满足感。
你的正念的作用:念──系念于前。你记得现在要做什么,知道你的方向是什么。好比说,你知道你现在的方向是要从散乱的心,进入到跟身体紧密接触的觉知。记得你要做这个事,所以延续着你的定力。你让它产生作用的时间增长,不要气馁,做不好没有关系,你只要多增长两秒钟,那也是用功。把那个饱足的状况多延长两秒钟,把安祥的状况多维护两秒钟,把融入、贯注、专注的状况,多维持两秒钟。
整个过程,你不是咬紧牙根用意志力去搏斗,你是用绵延不绝、马拉松的耐力,身体被温暖所笼罩着,所以它是舒适的、深度地放松。心里对佛法的高度信心、高度的兴趣所支撑着,在修行、在实践之中得到喜悦。所以这整个过程是愉快的,不是让人疲累的。
要侧重哪一个特质,你可以看一看,哪一个特质对你现在有帮助。可能你现在需要的,是更专心于感觉身体的温暖,那种全身都被温暖包围着,然后这个温暖不是来自于外面,而是来自于身体里面。你的身体在发热,这个热是渗透着、在滋润着全身,当你处在这种状况之中,可以省力地用功。
你可以看到,心因为饱足了、因为满足了、因为知足了,所以可以不用在欲界里面徘回。可能你现在最需要的是安祥的特质,你也可以着重于呼吸所带来的安抚效应。去看到每一个吸、每一个呼的动作,都在雕塑着、都在营造着安祥,所以你可以在深度的安祥里面,感受到深度的满足。
可能你现在所需要强调的特质,是要能够更全神贯注,下定决心,要更认真地投入在这个过程里面。不要皱着眉头,不要把自己紧绷起来,而是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这个动作。敬业的艺术家,他为了眼前的艺术品,毫无保留地让自己付出、将心力付出。
常常做这样的练习,不只不会让你疲劳,还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强壮,它会让你的生活里面甚至细微的地方,都是不放逸的,都是用心的、都是认真的。佛陀讲过,这样的认真的态度、不放逸的态度,就是通往涅盘最快捷的船。你只需要比以前的自己开展一点点,多一点点的认真、用心,你就在进步。那就是可喜可贺了!
雕琢着你的定力,让它变成是你日常生活可以安住的好所在,会是一个现法乐住。你看看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进步,在这个定力雕琢的部分,可以让它变成你日常生活中,不断处于可以继续进步的状态,不断地处于安祥的、满足的、认真的,这样的状态。用心去看,什么地方可以调整,哪个地方的用力是过多的,哪个地方该更放松的,哪个地方是可以更投注的,哪个地方是要分别的更清楚的。
看看你现在营造着的身心环境,每一口呼气、每一口吸气、每一个动机,所营造出来的饱足感、安祥感、认真、贯注。你是在做什么样的检查呢?你在做的是:这个东西真的足以做为我全天的安身立命的所在吗?问问看你自己,看一看眼前这个境况,你要怎么样把这个东西雕琢成为合适你长时间安住的所在。你甚至在忙碌的时候,都随时有这样一个的避风港可以回来,可以回到这里面得到起码暂时的休憩,得到暂时的清醒,得到暂时的平舍。
如果你看到的是眼前自己雕塑的还是一艘破船、烂船,不要气馁,定力的锻炼处就在这一念之间。
你这一念更趋向祥和、多一点点的祥和,你已经在培养定力。
你这一念把注意力导向内在的饱足感,你已经在用功。
你这一念提醒自己:我要更用心一点点,你已经在用功了。
(静坐结束)
心念不稳固,就没有办法穿透真谛法。
信心不坚固,智慧就难以成就。
身如易碎品,守护自己的心如城堡,
慧剑斗魔军,勤修不染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