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.11.19【记忆】
发表时间:2020-07-21 07:36:08
阅读:Loading...
2017.11.19【记忆】
朱倍贤 主讲
今天的主题是「记忆」。
在开始静坐之前,可以做一点简单的伸展运动,或者配合深度的呼吸,利用这个机会活络气血循环,帮助自己将觉知牢靠地立足于触感。利用这个时间去检查一下自己的姿势,看看现在正在进行的,正在组织、正在建构的姿势,是否有助于你更加地清醒,能够在放松之中,得到呼吸上的满足。那个感觉好像是,你在从身体的触感之中汲取满足、汲取安适。所以你的注意力可以不必要向外放射,跑到未来、跑到过去,忙碌地寻找刺激、寻找快乐的来源。
选择一个自己能够相应的「现法乐住」的方法,能够在当下单纯、简单地找到一种帮助你贴近禅那的主题。好比说,去留意呼吸带来的满足感,它不断在剔除掉、在填补着你的饥渴,所以内在是安适、是饱足、是没有欠缺的。也可以看得到你的觉知,自然而然地倾注于当下的触感,在这里面得到它要的满足。
或者你可以留意,当你的内心有着清楚的方向感,有一种充满喜悦、充满着意义感的滋味,那叫「喜」。当那个「喜」遍身、遍心,观察着它、体会着它,用这个喜来滋补你、用这个喜来触发你。维持着这样的状况,人是有斗志的、有清楚的方向感。
你可以透过回忆,或者透过当下的观察,来检验一下所谓的「记忆」。这个「记忆」是凡俗的人所背负的好大的一个包袱。有很多的自我传记,心里面在编织着:我是谁、是什么样的人,我经历过什么、未来将要去什么地方,要变成什么样的状态。好大的自我传记的一个部分,都是在延续着、在接续着心里面所背负的,你认为是属于你自己的过去。
如果在过去你没有小心地、不断去处理这个记忆里面的东西,可能有很多没有丢干净的垃圾,在发酵、在发臭、在扭曲着你的行为。你可以感受到在很多的时处,你是被你的记忆所干扰的。这些记忆,说不定是忧伤的、是懊恼的、是后悔的、是痛苦的;可能是怀念的、是高兴的;可能是生气的、是内疚的,不一而足。留心地看,当记忆产生的时候,实际上的经验就是:可能是以「内心的影像」这样的方式在呈现,伴随着某一种感觉,心里面某一种认知。
实际上这个所谓的「记忆」,你是不用一直背着它的,它只是在眼前这一瞬间,当它生起时、它生起,你感受到它的逼迫,它消灭的时候,就是逼迫感的消灭和减缓。它之所以会变成包袱的原因,是因为你不断透过情感去跟它连系,你不断把它呼唤起来。这里面有你舍不得的滋味,有未解开的情结,所以你一而再、再而三追逐着它、扛着它。
当这个记忆产生出来,在眼前这个生灭的过程,不懂禅修的人把它看成是一个「属于我」的现象。实际上它只是影像而已,某一种波浪,它只是某一种震动而已,它只是某一种「受」,某一种舒适感、不舒适感、中性的感觉,却被当成是跟你息息相关的。
严格来讲,这东西是没有跟谁息息相关的,是你把它当成跟你息息相关。也就是说,当你想起这个记忆时,你用情感在连系着它。你可以看到、可以观察你的心,它是怎么样连系这个记忆的。可能它是钻进去,那里面有一些吸引人、令人不能释怀的滋味,你就钻进去了。当你钻进去,当你盘据在其中的时候,它就变成你的故事,你就是里面的角色了。
心可能对于过去的某一个情境不能释怀,包括让你不断内疚的一个情结,让你不断痛苦的一个情结;让你不断生气,不断怀念、追忆的一个情结。因为你的心认定,那里面还有你要的滋味,它在寻求这个乐。它没有看透这样的游戏,没有看透这样的动作。当它没有看透,那么你付出的代价会远大于你得到的乐趣。
曾经有位学生跟我讲,他这六十年的人生,做了无数让自己后悔的事情、无数的蠢事,如果要修行的话,他必须要好好去整理「记忆」这个大资料库。钻进记忆库里,翻箱倒柜、把每一块石头都掀起来,将里面的脏东西都淘出来弄干净。我告诉他,那是一个很愚笨的方法。如果你钻进这个复杂、庞大的记忆库,感觉几乎是无底的,佛经形容它为「无始的」,找不到它的开始。
如果你的方式是要钻进去,一件一件去整理你的记忆的话,人生都过了,你的记忆也是处理不完的。你会不断地挖掘出新的东西来,这里面是有一种不断延伸的作用。一个记忆呼唤起其它的记忆,一个记忆呼唤起其它的联想,联想又跟其它的记忆连结,那是一个很累人又徒然无功的整理记忆的方法。
做为一个禅修者,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记忆、整理记忆呢?一个快刀斩乱麻的方式,就是去留意你当下连接记忆的依止。再一次重复,重心不要放在那个错综复杂,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事情节,而是放在:眼前你的心念是怎么样跟记忆连接的,它是怎么样参与于记忆,怎么样追逐着记忆;它是怎么样复制着记忆,怎么样建构着记忆;它是怎么样在对记忆发生情感,在用渴爱的方式连系着它。去留意这个,这就是快刀斩乱麻的方法。
你若是懂得这个道理,记忆就不会是你的包袱,它就只是记忆而已,它就只是一个影像,只是一个境界;只是一个生生灭灭,不属于任何人的经验。只有你把它扛起来,它才变成你的记忆。你也不要相信记忆库里面的东西都是真的,做为一个凡俗、无闻、没有经过圣法训练的人,他是如此地沉溺于渴爱、愚痴之中。所以每一次记忆起某一个事情,叫唤起某一个记忆,实际上是他当前的饥渴感、怀念感,那个执着、冲动,不断在扩张、在建构起新的东西来,因为记忆不是纯粹回到过去而已,而是当下在复制、在建立、在添油加醋的一个经验。
所以,如果你管理好当前的这一个动机、这个心念、这个意志,你等于是替你的当前管控这一坨乱糟糟的东西。你才不会不断去回应它的呼唤,它一呼唤,你就情不自禁地钻进去,在里面不断地衍生出新的故事情节来。在里面陶醉、沉迷,就连痛苦的记忆,你都在里面不断地缅怀着,自怨自艾着、婉惜、感叹。
练习让自己是心净如洗,像洗过澡般的干净,没有杂物、没有多余的东西,这意思并不表示说修行者或是解脱者没有记忆,而是针对记忆这个现象,他不再把这个现象变成自己的包袱,不让这个东西变成滋生更多的「我」与「我所」的材料。所以记忆变成是单纯的、正在生灭的一个现象。这样的现象是没有重量的,你没有一直抱着它,不会去到什么地方都是被这个东西绑着,情不自禁地做记忆中的那些制约、指令的奴隶。多好啊!
常常清理那些垃圾,留意你当下的意念跟意志,你是怎么样在跟过去发生关系,下定决心,让这个过去完全不变成你的包袱。可以配合着你主要的禅修主题,一边可以这样观察或者是禅思,或者只是静静地在检视着眼前的心,有没有在跟过去发生关系,有没有把任何正在发生的现象捡起来,变成我、变成我的。
如果有任何过去的影像浮现,可能是片断的、支离破碎的某一个感觉,某一个让你觉得愧疚的感觉,某一个让你觉得怀念的感觉,仔细地去看,你的心怎么样去跟它接触,就是在这个地方,你可以看得到苦集灭道的「集谛」。看到那个苦迫感的重量是怎么发生的,是透过什么动作跟这个经验接触,去把它捡起来、钻进去、盘据在其中,渴望它、对它充满憧憬,这些动作怎么样造成你的压迫感。
认真、小心地,尽量去留意内心这些细小动作的同时,深度地放松,让身体尽量地安适。因为就在安适、就在放松的状态下,才容易看得到,身体是怎么样在对过去的影像起反应,你才容易看到,你的心是怎么样被这些影像掀起波澜,涟漪是怎么样被晃荡起来的,心弦是怎么样被触动的。
或者是你就专门以「集」做为禅修的主题,其中一个做法是:
吸气时,决心放下过去的包袱;吐气时、决心放下过去的包袱。
吸气时,观知眼前只有苦的生灭;吐气时、观知眼前只有苦的生灭。
吸气时,观知跟过去发生关系的意念之连结;吐气时、观知跟过去的连结。
吸气时,知道心没有抓取过去;吐气时、知道心没有抓取过去。
吸气时,保持着心不连结过去;吐气时、保持着心不连结过去。
以上任何一个技巧,都可以是你禅修的主轴。
愚痴无闻的凡夫,对于轮回的状况那么样地着迷,有好大的部分就是因为被记忆所骗。记忆里面没有释怀、没有消化的东西,那让他意犹未尽的幸福感、快感、好奇、亢奋、憧憬,透过记忆把这些经验叫唤起来时,渴望着,心里面的渴爱就跟这些记忆连结,所以记忆里美好跟不美好的东西都被夸大、被扩散了。
轮回好大的部分就是你还在继续追溯着重温旧梦的可能,还在追溯着让过去没有遂愿的能够遂愿,你不知道长夜以来,已经被这个记忆骗了无数次。你是被它驱赶的牛马,追着那不断在退却的海市蜃楼。所以,禅修者应该要认真去截断对过去的爱,去释放开一直背在身上、背在心上,他认为的「自己的过去」。那不是你的过去,那就只是一个生灭的影像而已,那就只是一个生灭的感觉而已,一个生灭的情境而已。
那看起来丰富、坚实的「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、自我传记」,就是一个骗局,就是拍戏用的薄板子制造出来的特效,从后面一看、什么都没有。它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挑起你的胃口,不断地让你焦热、让你亢奋。它后面没有一个扎实的、有营养的东西,可以让你饱足、能够让你安全的。所以你把对于记忆的爱彻底地舍尽、吐尽,也没有失去什么珍贵的东西,不用害怕。
提高警觉力,知道什么叫负担,至少那心里面还怀着渴爱,用这个渴爱去连结任何的境界,都是压力的来源。真的明白这个道理,不管你过去曾经做过什么,你过去是什么样的人,统统都是心净如洗。千年的暗室一灯照明,因为千年的黑暗你不用去清理它一千年,才能去除掉黑暗,只要明白这个道理,一瞬间、那个负担就被放下了。你不必要再去迷信宗教里面的戒禁取,告诉你要怎么样去消业、怎么样去赎罪。
人类有限的精力跟时间,如果你是不断要跑到过去去修补你的过去,疲于奔命、于事无补,你应该要专心致志于眼前这个意志。只要你能够转变这个意志,只要能够放下这个意志,多么黑暗、多么不堪、多么难受的过去,统统都不是「你的」负担。所有的力气只是放在眼前,你怎么样重新建立起那个关系。
这就是为什么,杀了一千个人的鸯掘摩罗也能够成为阿罗汉。这意思并不是说过去所做的没有影响力,而是你看到那个影响力的发生,就是眼前的一个生灭,诀窍在于你如何与它连接。修行人只需要照顾好眼前,你是怎么样在接触过去,你是怎么样在接触未来,就能够最有效率地化解掉最关键的东西。那个最关键的东西化解掉,其余的恶业都不是大问题了。
佛经里面比喻,你把几汤匙的盐丢进杯子里,那杯水咸到不能喝,同等量的盐丢到一个宽广的淡水湖,那湖水的滋味是不受影响的。一个不断趣向解脱的行者,他的心就像是这个宽广的湖水一样,那些过去的记忆发生在这个湖水里面,就不断地被化解、不断地质变、不断地升华,它不成为负担,它只成为智慧的来源。
佛陀形容解脱者的足迹像「鸟迹」,就是鸟飞在天空留下的痕迹,意思就是没有痕迹。如果你能够把渴爱吐尽,就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,一个没有历史包袱的人。不再有过去的历史来定义你,你的意志就会得到释放,因为我们的意志,很大程度就是过去没有化解的记忆所推逼的。是你没有释怀的东西,还扛在肩上的指令,它在驱迫着你,让你以为那是你做的决定,你在发挥着自由意志。尤其是,如果你发现到自己是一个常常在追悔过去、怀念过去的人,把这个当做起码是你眼前暂时、主要的禅修主题。
主题就是:不断、不断在放下这个包袱,去斩断你跟它的连结,或者起码去改变跟它连结的方式。在一切的时处小心翼翼地看到,接触到的声音、接触到的影像、接触到的气味,它呼唤着、它连结着过去,那个甜甜的、苦苦的、酸酸的滋味。它好像有朦胧的美感,或者有一种淡淡的忧伤,不管是什么、不管是多细微的,留意它,保持高度的警觉,彻底地消化这个东西。
(静坐结束)
愚蠢的人陷溺于放逸之中
有智慧的人善于护持自己的修行
精进不放逸
如同获得无上的宝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