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.07.23-2【身念住的练习二】

发表时间:2020-02-17 20:25:15
阅读:Loading...
分享到:
2017.07.23-2【身念住的练习二】




朱倍贤 主讲
 
安住在这个饱足的、脱离开躁热感、脱离开紧张的身体里面。一旦有了这个基础之后,你可以再进一步地探索所谓的「身行~身体内在的活动」。「身体内在的活动」可以包含很多不同层面的动作。举例来讲,呼吸的时候,是比较多在使用着肺部,或者使用着腹部,这个肺部跟腹部的比重不同,就会雕塑出不同的身体经验,雕塑出不同的当下的感觉。
 
在任何时候,身体的里面、外面可能有舒适感、不舒适感、中性的感觉,几乎是习惯性的、自动化的,或者是下意识的,在对着这些不同的感觉做细微的反应。好比说不舒服的感觉产生,你可能隐约会用僵硬、用揪起来的方法,来围堵那个不舒服的感觉;舒服的感觉产生时,你有可能注意力牵引到那个地方,然后那个区域的肌肉放松了。这些都是「身行」。
 
你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它。若觉得自己观不了那么细微的东西,没有关系,你很简单地把身行理解为:你呼吸的方式,你使用身体的方法,你使用肌肉时肌肉的紧松,这些都是很容易观察得到的身行。
 
光是透过身行,你就可以很大程度地了解,你所谓的「世界」是怎么组合的。这里的「世界」包含了你的自我感、你的自我观感、你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。「世界」包含了你目前的状态、目前的活动方式,你是以汲取什么样的乐趣做为你的食物。这个世界包含了你注意力导向的部分。这就是所谓的「世界」。
 
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,当你的身心已经出现了亢奋感,你在这个亢奋的世界中,某一些人事物、某一些细节,特别会引发你的兴趣。人在饥渴感亢奋的时候,好比说漂亮的人,对方身体的某一些特征,例如身材、线条、皮肤的质地,发出来的声音、气息等等的,你会感觉到这些东西是更美丽、更勾人魂魄的。但是,当你在不亢奋的时候,在放松、饱足的时候,或者是生病、能量低落的时候,你是不会有相同感觉的。对于那些平常会吸引你注意力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,甚至会有恶心反胃的感觉。
 
这说明着:所谓的「世界~你所扮演的角色,你所参与的活动模式」,都是无常的、都是非我的。那真的不是「你」,它会变,是由这一系列的动作组合的。这些动作又是由当下的冲动,当下的意志和习惯性组合的。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身体中,去观察、了解这一个事实。
 
同样地,提醒自己抽离开复杂的故事情节,让处理复杂概念的功能暂时休息,扎实地去接触身体,盘据在身体、安住在身体里面。不要以为你已经知道身体了,重新出发去知道什么叫「触」。用越来越直接的方法去感知触,因为有身体的感觉,你才能够感受得到内在的活动。
 
若觉得这样很难,你就掌握一个口诀:正在呼吸的身体,正在放松的身体。从这个地方开始,随着你的心越来越沉淀,你的敏感度会提升,你就容易看得到,身体是如何由这些细微的活动雕塑起来的,它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不是硬梆梆、沉甸甸的一块肉而已。
 
你的呼吸正在雕塑着身体的感觉,你肌肉的紧松正在雕塑着身体的感觉,你呼吸时所牵引的身体不同的部位,正在雕塑着身体的感觉。好比说,肩膀可能有微微的摆动,可能胸腔、腹部感受得到收缩膨胀,甚至有可能感觉到身体不同的部位,随着你的呼吸,好像有电流一样在那些部位串流着、呼应着你的呼吸。
 
这些都在雕塑着你当下所体验的。去留意这些雕塑的动作,留意你是怎么样地“put together your body”。你是怎么样在参与,是怎么样在扛起,是怎么样在安抚、在滋润,或者你是怎么样在纠结,因为有焦虑的事情,身体有某些地方纠起来、紧缩起来。一想到焦虑的事情,马上感觉到你的胃、胸腔、眉头或身体其他的部分紧起来的感觉,那个都在形成着世界。当你提醒自己把这些紧起来的地方松下来,刚刚的世界瓦解了,新的世界产生了,新的觉受、新的身心状态产生了。
 
你若知道怎么样去调整这些动作,就可以帮助你的身心越来越安定;你若去观察这些动作的过患,就能够帮助你越来越厌离活动。意思是,让你越来越厌离以情爱的方式去连系活动。让你越来越知道,所有自我的建构,所有世界的建构,所有自我的参与、世界的参与,都是用力的、都是疲劳的,所产生出来的效果,都是暂时的、不稳定的。
 
你可以把之前所使用的技巧串连到这个技巧来。具体的作法是,确保你所专注的目标是适合专注的。什么样的目标是适合专注的?这个身体必须是正在离开焦躁感、离开紧张的感觉,所以当你跟它相处的时候有安适感。试着多层次地跟这样的身体连接,就像插上了电源一样。去感受其中的均匀感、饱足感,这就是非常好的身念住的基础。
 
你可以在讲话的时候,也是这样充着电、插着电源。你可以在走路的时候、坐着的时候,也是这样插着电源,内心是饱足的,感觉是踏实的、安适的。不用刻意去追求高度的定力,你只需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认真、用功,小心翼翼地,定力自然而然就会发生。这就是为什么佛经讲,身念住是禅那的前相,也就是禅那的基础。
 
所以这个是基本的技巧,就这样安住在身体、连接上身体,去探索现在的活动怎么样在雕塑着身体,呼吸的方式、肌肉的使用,耐心、安静地看,你就会发现实际上你并非全然沉寂不动的。呼吸所牵引的地方,所扩散、波及的地方,都在雕塑着你的身体。甚至你的内在更放松、更打开来,好像能量管是没有被阻塞、被挤压的,那小小的一个动作,你就感觉到眼前的感觉是不一样的。
 
光是这样刻意去调整,去把那些你觉察到僵硬的部分缓下来,缷下重担,这雕塑的动作马下就产生出眼前可以觉察得到的效应。先去学习认真谨慎、善巧地雕塑着你身心的经验,所以你能够安静、祥和、清醒。在正知正念之中进行着这样的一个工作。慢慢熟练了,你可以更进一步去体会「所有的动作都有苦患、都有过患」。
 
每一个你认为达到的下一个目标,稍纵即逝,马上你就发现它的不安稳,马上你又要重新出发,去追求下一个目标。这个就是轮回的本质,这个就是身行的本质,这就是所有的世界的本质。正在死亡中、正在往下一个目标出发中,不管你到什么样的世界去,都是这样的特质。那些绚烂的外表,它的包装掩饰不了这个血淋淋的事实。
 
如果你喜欢的话,身念住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禅修的方法,要诀就在这个地方。你可以利用身念住建立起雄厚的、稳健的禅那基础。你可以用身念住帮助你对一切的诸行产生洞知的智慧,让你了解所有动作的危险性。现在你的心所栖身的自我感,它的角色就是这些动作组合的,这些动作不全然都是你的刻意的决定,它是混杂着非常强大的习性。
 
你很难能够全然掌控你的习惯性和业力,那个就叫做「动作」。甚至你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这么做,那冲动是哪里来的。但是你能够确知的是:只要你还跟动作绑在一起,只要你还寄情在这些动作~再形成,你就不会有真正的平安和安全。你的心是如此地难以捉摸,所以一个很好的观察心、调整心的方式,就是透过身体,透过雕塑着眼前身体的触感,你就可以直接影响你的心境,影响你的态度。
 
再重新复习一次,多管齐下地跟身体连结。你若能够干净地抽离开复杂概念、无益思考、对世间的贪忧,你就能够清楚感觉得到身体的触感。平常我们的身体,几乎无可避免习惯性地扛着紧张的感觉、焦虑的感觉,所以你刻意去排遣掉、放下这些感觉,这些都是有帮助的。
 
安抚着自己的身体,放松着身体,深度地放松身体,用观察力去检查,这个身体是不是正在往省力的方向在前进。这样子脱离开了焦躁感、紧张感的身体,变成合适专注的对象。你专注它的时候,容易感觉到安适感,容易感觉到舒服,就比较不容易分心。
 
光是在心里面记得,你是可以特别去留意身体的饱足感,那均匀的感觉,这里面就有调节的作用。然后,你可以再进一步地了解身行~身体内在的活动。最简单、最直接的身行就是:你呼吸的方法跟你使用肌肉的方法。你是采用身体的哪一个部分在呼吸,你的身体是哪一个部分在参与呼吸的动作。能够让呼吸的能量更没有阻碍地扩散、滋润身体不同的角落,这些都是动作。
 
在使用肌肉的方面,要留意的话会发现,你现在的坐姿是需要隐隐约约的用力、参与,你是在建构着这个坐姿,你正在坐着。某些肌肉正在使用着,某些肌肉正在放松着,你不一定要过度地去分析哪一些是放松、哪一些是紧,这样太累了。但是你可以同时间去感觉:就是这样!身体当下的状况,这是我“put together my sitting posture”的方法。
 
去了解这样的坐姿,你是不断在造塑中、在建构中、在制造中。这里面一直都有被调的空间。你不一定要很明显去调整它,可是光是提醒自己,这里面有调整的空间,寻找着、伺机着那可以微调的机会,帮助你这些坐姿更理想,所以你能够更放松、更清醒,能量的分布能够更均匀。当你这样认真地在调整,你已经在使用正知正念了。
 
你越经常去观察,越透彻地去了解这个过程,你越容易明白自我是怎么样被建立起来,所谓的「世界」是怎么样集起的、是怎么样形成的、是怎么样被制造出来。它是怎么样透过你的起心动念,透过你的参与、透过你的互动,才变成这个样子。
 
你越明白世界、越明白轮回,你就越知道什么样的参与和超越的方法才能够离苦。你就越来越清楚自我真的不是自我,它是很多细微的动作堆砌起来的一种认知。当心用情感连系着动作,当心被情感推逼着去制造动作,那个状况叫做「自我」。
(静坐结束)
 
接下来的二十分钟,你可以走路禅、经行,你可以运动,做一些简单的体操、瑜珈术,或者是摊尸、卧禅。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姿势、进行什么样的活动,请小心地保护、维持着你内在的用功。利用接下来这个机会,在不同的活动状态之中,雕琢着你的技巧,所以你的技巧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之中继续进行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