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.06.04【有关欲贪的调伏】
发表时间:2019-08-05 22:16:10
阅读:Loading...
2017.06.04【有关欲贪的调伏】
朱倍贤 主讲
延续上个星期的讨论,今天继续讨论解脱道的关键。
在开始之前,大家可以选择先做一点简单的伸展运动,或者是深呼吸、调整坐姿。锻炼自己,在觉知接触到触感的那一瞬间,接触到的就是安静、丰足。这里面有一种笃定,不与世间的贪跟忧交涉。把复杂的故事情节中,会让你担心的、会让你饥渴的搁置在一边。
以在身体内在的安宁感、丰足感做为自己眼前的滋补。或者是感受着正在放松中的身体,正在沉淀中的身心,正在被呼吸所滋养的神经系统。
原始经典中有很多的例子,都是在一席话之中就有很大的突破。接下来所讲的解脱道的关键至关重要,请大家沉静心神、专心地聆听以下的解释。
上次我们提起到「集」跟「灭」的问题。意志接触到境界、参与到境界之中,在原始经典中基本上来讲,是证得初果所必须理解的关键。至于证得二果跟三果的关键,在众多的经典里面提起到:扑息欲贪的火焰。
怎么样扑息欲贪的火焰呢?一般人听到「扑息欲贪」,想到的就是自己的享受要被剥夺了,所以身心可能会有烦躁、压抑的感觉。可是如果在欲贪发生的时候,你能够练习不要把注意力放在,滋生着欲贪的想蕴的内容,而是把注意力放置在,欲贪发生时的苦迫。
一般的人在欲贪的促因发生时,会有一个强大的惯性,就是「我眼前要怎么样解决这个欲贪」,「我要赶快去获得那个欲贪的目标」。若能够下定决心,只需要尝试几次以下的方法,你就会发现到,实际上你是可以不必要受到欲贪的摆布的。
这个方式就是:把所有的力量贯注在观察欲贪绑架了身心,身心不自在、不舒服,压力在澎胀、心被挤压的感觉。心被冲动所推逼着,感觉好像它非要那个欲贪的对象不可、那个滋味。去感受这个苦。不要把精力放在想象欲贪对象的美感,而是把力气都贯注在当下被欲贪推逼的苦。当你这样做的时候,好几件事情同时发生了。
第一、就是你会越来越明白,欲贪的本身就是苦。不是因为你得不到、没有那个东西而苦,而是只要你还被欲贪摆布着,身心就有被推逼的现象。
第二、当你用这样的方式在观察欲贪,欲贪摆布你的力量几乎是瞬间减弱。你只需要有几次这样的经验,就会越来越有信心,知道自己是不必要随着自己的惯性而行走的。你完全是有能力能够透过平舍、透过正知正念的力量,就算是被欲贪推逼着,你感受到的只是苦迫的生跟灭,而不是情不自禁地被支使。
经集里面,有好多经文都提起到,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证得三果,关键就在于:「于日于夜之中,精勤地扑灭欲贪之火」。因为高度的正念,所以能够发现到甚至非常细微的欲贪。你会知道平常我们的身心,是多么普遍、多么长时间地,不断被喜贪所侵袭、所干扰。甚至只是对一个稍微有吸引力的影像、稍微有吸引力的味道,心马上就是被绑架了。
但是,一般的人是浑浑噩噩的,浑然不觉这里面具体的苦受。因为能够深入去看,你被绑架的状态,所有的注意力都是放在:只要还对境界有饥渴,你就要付出代价,你身心就有煎熬、就会经验着火,你的心里面就有剌,你就会被推、被拉。然后把那些细微的,会推、会拉自己的力量化解掉。可以用好比说刚刚所讲的方法,在有余力的状况之下,甚至还可以去观察你的想蕴。
用我们以前所说的技巧,完全去看透所谓的「美感」到底是什么东西。它真的是心钻牛角尖,选择只看到一个非常偏狭的、偏执的角度,才会有美感产生。 如果你是日以继夜、小心翼翼地,有一丝一毫的欲贪之火产生出来,你都这样精勤地扑熄它,同样地,会发生几个状况。一个就是:我们有好大的不安顿、烦躁、不快乐,都是来自于内心不断被欲贪所侵袭、所轰炸着。它是如此频繁地在发生,如此无孔不入,所以你习以为常。
可是,你如果能够做到细腻、让身心不受到欲贪的侵袭,经过一段时间之后,能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安宁,前所未有的脱离开动荡,前所未有的愉快、满足、快乐跟舒畅,你就会看清楚,就会深刻地知道,就算是一点点的欲贪,它多大程度在动摇我们的心境,在破坏着我们的安定感。
另外一个会产生出来的现象就是:你会越来越知道,原来你是可以不需要欲贪做为食物,你可以完全地摆脱它。你对于舒服的感觉的来临,你也不会拒绝它,可是你对它没有期盼。心没有被推,没有饥渴,不被任何物件所绑架。这种深邃的解脱,你在熟悉之后,这就是证得三果的关键。
在接下来静坐的练习里面,你可以一个程度地实验刚刚所说的。一个内心欲贪的火还没有扑灭的人,要唤起欲贪的火是轻而易举的事情。你只需要在心里面呼唤起一个吸引自己的某一种形象,好比说诱人的人类。不要花很多时间想象,你花很多时间想象的话,很有可能饥渴的火会超过你能够管控的范围。略做一点点的想象,可能就发现身心马上就出现些微的焦躁感、些微的饥渴感,马上以这个做为你禅观的练习。
对于些微的焦躁感、些微的饥渴感,把心力贯注在观察那个感觉怎么样在绑架你的呼吸,怎么样制造出身体内在的压力或者是僵硬感,马上造成内心一种被挤压、被推逼的感觉,想要去哪里、不安于本位的那种冲动。过去所讲的那些技巧,眼前都用得上。精准地看到,架构起冲动感的那些具体的触感是什么。
佛陀讲的苦,苦集灭道的「苦」,不是什么抽象的问题。他讲的是具体的、眼前的这种感觉。这种不自在、不能够安静、饥渴、感到匮乏、想要往哪里冲,心的空间被压缩,这个就是「苦」。你越了解它,你就越了解苦谛。你越了解你是怎么样在给它添油加醋、增添燃料,你就越能够明白什么叫「集谛」,「苦、 集、灭、道」都在里面。
任何时候需要,你就在心中简短地呼唤起一种,有可能勾引起自己欲贪的一个情境。不要很久、不要过多地做这样的动作,唯一只是要让你感受到欲贪发生时,身心有什么具体的触感。一旦有饥渴感、有想要的冲动,马上把注意力转到眼前具体的苦,多花一些时间去感觉,心被欲的火烧炙的滋味。
你可以一直看着它、感觉着它,完全不要分心再去思考,那会增加你的欲贪的情境,而是把所有的力气都是放在观察具体的苦受。你可以这样一直看,看到你的身心不再被这个苦受所盘据,不再被欲贪所盘据。这是一个方式。或者是你可以一边看着它,一边尝试着我们过去所讲的各种不同的技巧:调柔它、安抚它、让它缓冲、让它放慢、让它变柔软。
心里面笃定的信念,这个看似力量那么强大的欲贪,我们真的有能力可以超越它的。不要以为三果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。佛陀的僧团里面,都是在不久的时间之内,就能够体证到这样的境界。相信自己能够降龙伏虎,这里的「龙」跟「虎」,指的就是自己沸腾的心。就算不谈证得果位的事情,光是这样的练习,就帮助你产生非常多的智慧,更加地明白心是怎么样制造出痛苦来。
你若是一个谨慎小心的禅修者,甚至可以发现到心里面有一点点欲贪的时候,心就已经在经验着「行」。有一点点的贪染,探出去的触角、看世间的眼光,就不一样了,那是抱着一个饥渴的眼光,伸出探索着食物的触角。去感受那一点点的苦、那个逼迫,那个抱着欲望来接近世间的那种苦。
相对的,当你把那一点点的欲、焦躁都吐干净了,你去留意那个轻松,去留意里面那种不被绑架的休息。如果有能力的人,尽量地、充分地知道这个过程,那个一点点欲贪被拆解开来的过程和滋味—心抽丝剥茧完,一点点吐掉那欲贪、挣脱开欲贪、抽离开欲贪,那个过程、那个触感。就算你认为现在没有欲贪,仍然不掉以轻心,小心翼翼地检查着,继续不要让身心被欲贪所侵袭。
不被欲贪所侵袭的状况下呼吸着;正在挣脱欲贪的状况下呼吸着;正在感受被欲贪所盘据的苦而呼吸着。不要让这个过程出现恍神、空白。精进用功,知道不同的状况用有不同的用功方式。认为没有欲贪,就继续深入地检验,有没有更细的欲贪藏在某一个角落。能够检查到一点点,隐隐约约带着有色的眼睛在看着世间,带着有色的触角在探索着世间。如果连这个都检查不到,就去体会不被欲贪所压制的轻松,去体验不与欲贪交涉的喜跟乐~「离生喜乐」,因为远离而产生喜乐的那些禅那特质。
任何时候想要给自己多一点挑战,就刻意地、短时间地,在心中叫唤起一个会勾起你欲贪的影像、一个情境。可能是迷醉的场景,或者是美丽的人形。你要相信,不依赖欲贪并不表示你就没有快乐,全然不与欲交涉的快乐在另外一头。所以你不用害怕,你不会匮乏的。
去品味那种不需要透过去追、去抓,而得到的安宁、满足。不需要透过竞争、盘算、筹量、计划、得失心,而得到的轻松、满足。佛陀说,如果你吃这种禅那的食物,得到的就是三果或是四果的福利。佛陀所教的不是去否定快乐,而是否定低等的快乐,他要我们更敏感地去体会,什么叫做远离的快乐、出离的快乐、安宁的快乐、用功精进扎实的快乐、向善除恶的快乐、解脱的快乐、自觉的快乐…。
快乐的本身并不是问题,而是当你不断、不断被疲劳轰炸、被推逼,才能换来片面的 、短暂的欲乐,那就是问题。所以不要畏惧快乐,该畏惧的是饥渴的心、盘算的心、得失的心,那个被推逼着、没有空间、被挤压了的心。
不管你观察的重点是「身、受、心、法」,不要脱离开触感,不断回到这个真实,在最扎实的地方用功。你在操演的是一个具体的、内在的动作,不是一套哲学理论。不断地回到看到触感、调整触感、释放触感。
我们对于欲贪的惯性,就好像是毒瘾一样,它是一个透过制约而形成的行为链。你可以透过反制约,让它完全被拔除,让你完全对欲贪没有欣爱的心,没有欣慕的、想象的、憧憬的、羡慕的心。完全不动,不能够被欲爱所撼动的状态。就算没有办法做到百分之百,光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,就是一个不得了的出世间的道路。
在一开始面对欲贪,在跟它搏斗的时候,的确是会经验到一些苦受,那种折腾、挣扎的感觉,饥渴感交煎的感觉。把你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个苦受上,然后用平舍来消化、来包容这个暂时的不舒适感。这个不舒适感是会变化的、是无常的,它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样的顽强、那么样的可怕,你若愿意缓一缓,多一点时间用正念、用正知跟这些苦受相处,它不会没完没了地跟你纠缠下去。
保持着正念、正知的人,随时随地看到,苦受里面有空间可以立足,那里面有很多呼吸的空间,有很多缓冲的空间。有智慧的人,如果只是承受小小的苦,能够获得长久的安乐跟利益,他是欣然地去接受这个苦。他的心里面没有畏惧、没有害怕,因为换一个态度来面对这个不舒服感,相信这是锻炼凤凰的火焰。世间有很多的苦是无谓的、是没有意义的,遇到这种有意义的苦,能令自己锤炼的苦,他是可以欣然面对的。
(静坐结束)
不驻执于「见」,
而是具备品德与洞知智慧;
抛却了对感官欲乐的渴贪,
行者不再入胎。
【丽霞打字,学文、明坤、涌智、美利校对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