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.05.14-3【心念住到无色界】

发表时间:2019-07-15 21:20:35
阅读:Loading...
分享到:
2017.05.14-3【心念住到无色界】






朱倍賢 主講
 
研究原始佛經的學者裡面,有很多人都相信,在巴利藏裡面的《尼柯耶》經群,一般稱之為「原始經典」的經群裡面,還有早晚之分,這裡面是還有第層的。也就是說,就連《尼柯耶》經群裡面,有的是早出的、有的是晚出的。有一群經典被稱為「早中之早」,在學者推斷,這大概是最接近佛陀時代的作品群。這裡面包括了,像《小部經》裡面的《法句經》、《經集》的某部分,《長老偈》、《長老尼偈》等等的。
 
在這個經集裡面,有好幾部的經典所呈現出來的教法,是非常的古樸、直捷。它的教義裡面,甚至看不到像四聖諦、八正道,這些所謂的佛教的關鍵名稱。經裡面提到的,往往就是最直接的,沒有經過教義整理的修行方法。包括在日常生活中,怎麼樣淨化自己的行為,心在面對境界時,怎麼樣能不起貪染。
 
在這些早中之早的經典裡面,還提到一個非常獨特的禪修的境界,形容這樣的禪修的心境,像空無一物或是心淨如洗,無有累贅,內心感受不到重量,心不被任何事情所牽繫。像這樣的心,好像是穿透漁網的風一樣,漁網是捕捉不到它的。這樣的心好像是空間的本身一樣,是不被任何的物體所壓制。
 
當然,這邊所形容的這種乾淨如洗的心境,一方面是形容解脫者的心境—解脫者把所有的執著都放下來,所有的渴愛拔除了,所有的焦惱、焦慮都放下了,徹底自由的情形。但是在同時,這樣的心境也是在敘說著一種修行的方法。我們在比較晚出的經典在講「心念住」時,隱約可以看得到這樣的修行內容。就是練習怎麼樣讓心很乾淨、光亮、沒有污染,不被壓制、沒有黏著、無有障礙。
 
當然,這樣的功夫要做到非常徹底的話,平常的時候心裡面就是不累積事情,沒有未化解的情結,不背負著某一種意識形態在生活著,不駐執於任何的見。要把這樣的心境當作是一個修行的技巧的話,嚴格來講,它是屬於「心念住」的範圍。透過檢查自己內心的境況,起碼暫時間、一個程度地去體驗那種雜染減少、重擔放下來,心被釋放開來的滋味。
 
平常若有養成這樣的習慣,心常常就是乾淨無物的,感覺不到有什麼事情積累著,有什麼積案沒有解決的,對於身心的健康有非常大的幫助。
 
端身正意,這是很好的禪修的開始。念住於當下的觸感,念住於呼吸效應,念住於當下的呼吸的動作,念住於正在放鬆下來的身體具體呈現出來的感覺,以這些種種做為基礎來探索心。基本上這個心,一般的人會感知到它存在的時候,就是它開始有重量的時候。在擔心的時候、在焦惱的時候,因為它變成一個障礙、變成一個重量,所以你特別容易注意到它的存在。
 
但是一個禪修者,心在任何的一種狀態,他都可以去觀察它。有重量的狀態他觀察,沒有重量的狀態他也是觀察;有五蓋的狀態他也是觀察,沒有五蓋的狀態他也是觀察。確保你的注意力是念住於當下,有一個非常牢靠的基礎,基礎可以是當下的呼吸、當下的觸感。
 
還記不記得剛剛講的,念住的那種心情:你是謹慎、是不疏忽的,是小心的;抱著一種敬業的精神,像一個敬業的工作人員一樣,把他的工作當作是一個尊貴的任務,很認真地在執行它。在這個執行工作當中,去逐漸地體現從容、優雅、投注、安寧、平衡、中道,等等好的特質。
 
如果這個聽起來太複雜,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:留意你現在身體的姿態。這是佛陀教導最初級的學生念住的方法。去留意自己身體的姿態,不管你現在是行、住、坐、臥、進行肢體的改變。你是怎麼樣地坐在蒲團上、坐在椅子上,坐著的姿態、感覺—你要能夠維持著這樣的坐姿,隱隱約約要花的力氣,可能是一點點、微乎極微的。以這個做為基礎來探索自己的心。
 
光是嘗試知道心、做這樣的尋覓,如此探索中,那裡面已經有心念住的味道了。你已經在學習把注意力,從故事情節的內容抽離出來,放到活動的層次,放到具體當下的生滅。
 
這個心在佛經裡面常常被形容為「世界」,就是尋覓著食物、尋覓著滋味的地方。整個活動範圍的所在,去看看裡面有沒有被壓制的地方,可能是隱隱約約的擔憂、糾結,習慣性平常在煩惱什麼事情,所以就算當你閒下來時、沒事時,感覺裡面好像某些地方在用力著,具體呈現出來,就是皺眉頭的狀態。
 
如實、精準地去感覺,有這樣子被壓制的感覺,有這樣子重量的感覺,有這樣子糾結的感覺。看你是要撫平它、或者是放下它。就像是撫平有皺紋的棉被,讓棉被的表層是光滑、乾淨的。或者,你可以像是放下重擔、放下枷鎖一樣,把重量拋到腦後,儘量乾淨地擱置下來。
 
中國佛教,常常看不起「心如明鏡台、時時勤拂拭」的修行方法。可是最古樸的佛經裡面,佛陀是非常重視這樣的方法。把心當成是鏡子一樣,拂拭它,讓它乾淨、讓它沒有污點、沒有重量、沒有質礙。如果你平常心裡面就蠻乾淨的話,應該可以很容易地,起碼一個程度地感覺到心寬坦、沒有事情的具體的感覺。
 
平常心要乾淨的人,就是心常常有原諒、沒有記恨的,不對哪一個事情著迷,看不透、放不下。你若能夠在接下來短短的時間裡面,一個程度把那個重擔放下來,對於你的身體、對於你的生理,都有好處,都是對自己的慈悲。
 
心空如洗,還有沒有未洗乾淨的部分嗎?看能不能夠覺察得到這裡面還有沒有皺紋,有沒有重量、有沒有糾結。如果有人問:你的心在哪裡、你的心是什麼?你會因為心如此地寬坦、如此地虛無,幾乎是講不出什麼東西來,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形容這個「沒有」。沒有桎梏、沒有被壓制,這樣的覺知的狀態。就連所有被你覺知到的現象,它們都不是心,只是生滅的現象。那個正在覺知你認定的「能觀」,它也不是心,它只是一個用力、一個使力的狀態,一個無常的動作。
 
學習到真的是沒有什麼屬於我的,連心都不是我的、都不需要扛起來,讓它徹底地釋放開來、無事般,勉強要形容它,就是寬坦、沒有重量,不知道是有這個心、還是沒有這個心。它沒有障礙,不會因為想到什麼事情而卡在那個地方,有放不下、皺起眉頭的事情、糾起來的感覺—完全沒有質礙。
 
在經典中形容,如果能夠常常去品味「心空如洗」的滋味的話,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入無色定的方法。在這邊「無色」的意思是,你的心連界限感都沒有了,甚至不以身體為家,一無所有、不需要去佔有、去囤積任何的東西才感到快樂。「無所有」的那種自由本身就是快樂。不被任何的記憶、事物壓制著,沒有在擔心著房產、擔心錢財、擔心工作、擔心家人。沒有擔心!沒有什麼東西是屬於我的。
 
就連這個心都不需要講說「那是我的」,那是一個沒有辦法被鎖定,勉強要稱之為心的東西。
 
在這種一無所有,什麼都不擁有的心情之中,可以選擇反觀擁有者的心情。看到平常建立起來的世界,「我是擁有什麼、什麼的」,對自己的容貌、才能、家人、朋友、人際關係、事業、財富等等的,真的看透這些的話,那真的不算是擁有的。那都是心在對著一些生滅的現象著迷,鑽進了那樣的情節裡面,自認為跟它們有這樣的附屬、附從的關係。實際上這些東西,就是一瞬間的生滅,就是一個念頭、一個影像、一個感覺的生滅,真的是談不上擁有。
 
我們所在乎的家人,你認為這是世間最可靠的,值得珍惜的親情,你若看不透它,覺得這真的是你可以擁有的,你就要為了家人而愁,為了他們而感受到恐怖,感受到捨不得、感受到心痛、感受到失望,在裡面狂喜、在裡面焦慮、在裡面悲傷。你若把錢財當成是我的,把身體當成是我的,把你的夫妻關係、你的才能、你的聰明,把你記憶庫裡的資料,任何一個東西當成是我的,為了它們著迷、產生出情執,你就要為它們做奴隸,就要因為它們而恐懼、憂愁、患得患失、不安、焦慮、渴望、失望。
 
去看透,所謂的擁有、擁有者,就是一個架構法,是一種內心的活動方式,只是一種認知而已,它只是心勾搭上境界的一種方法而已,就是一個動作而已。當前看到這個動作的生、滅,看透擁有者、擁有,它的虛幻、它的空洞不實、它的沒有滿足性、它的危脆不堪。你「沒有什麼、不能擁有任何東西」,那不是一種失落,那不須要是一種失落。
 
一個禪修者,從一無所有之中得到自由,得到不被任何境界逼迫的自主性。去體會、去培養,那種一無所有的心情、一無所有的認知,同時去培養、去觀察,所謂的擁有,它的無常、它的苦、它的非我。
 
真正的智慧,就是展現在你寧靜的流露上面。所以,一個了解擁有的空洞性的人,他的生命的緩急輕重,一定是調整過來的。他一定是沒有辦法為了擁有的感覺,不管是擁有任何東西,那種在汲汲營營地把生命大部分的力氣,都是放在維持著、累積著,這種擁有的感覺。
 
真正有智慧的人,知道有一種自由是比這更高的,有一種自由是比這更安全的。這個世間,不管是多麼動人的、絢爛的、漂亮的累積的方式,都不能讓他分心,都不足以成為他的誘惑。因為他心底深刻地知道,什麼才是有價值的,哪一些動作,最終就是枉然的,就是失望、就是苦;哪一些動作能夠達至最高的寧靜,超越一切條件的安全。
 
(靜坐結束)
【回向】
有田產的人擔憂著田產,
有牛隻的人擔憂著牛隻,
心裡面沒有擁有的人,
過著沒有恐懼的生活。
【麗霞打字,學文、明坤、湧智、美利校對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