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念住(2015.11.29)

发表时间:2016-04-02 13:06:16
阅读:Loading...
分享到:

 

(朱倍贤教授2015.11.29skype开示)

 

        今天跟大家探讨的主题是「四念住」中的「法念住」。

 

        「十六胜行」的呼吸观,是以呼吸做为禅修主轴的十六个步骤。它最后的四个步骤被归属为「法念住」,内容如下:

        第13阶、呼吸时体验无常。

        第14阶、呼吸时体验离欲。

        第15阶、呼吸时体验灭。

        第16阶、呼吸时体验放下。

 

        谈到「法念住」的修行原理,令我想起阿姜墩曾经说过的一段很有名的解说。我们都听过「四圣谛~苦、集、灭、道」。每一位禅修老师对四圣谛都有他独特的解说,阿姜墩的解说如下:

 

        心迷失在外,就是苦的原因。是为「集」谛。

        任由心迷失在外的结果,就是「苦」。这是「苦」谛。

        当心能够开始观察心。这就是「道」谛。

        心观察心的结果就是苦的止息。这就是「灭」谛。

 

        我们先来看前两段:

        心迷失在外时,就是苦的原因。是为「集」谛。

        任由心迷失在外的结果,就是「苦」。这是「苦」谛。

 

        所谓的迷失在外,什么是「在外」?并非指物质世界或身体外面,而是指「心以外的」~所有能够被心觉察到的对象,特别是指「心行」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,内心迷失的丛林~「外」,指的是内心自我造作的活动,以及透过这些自我造作的活动所创建出来的世界。佛法中的「世界」有很特殊的涵意,指的是内心所制造出来的世界,特别是因为贪瞋痴而偏狭取角,所产生的活动范围。

 

        如果听起来还是感觉很抽象,我们举个实例来说明。就好像在看同样一部电影,有的人觉得好看、有的人觉得无聊。觉得电影好看的人,必须对电影所呈现的不同情境与角度做认同。例如同样是看《星际大战》这部电影,有的人注意到的可能是男女主角浪漫的恋情,从男女互动的恋情中能够产生出喜怒哀乐。这是他内心活动的情形,是他过去的业力惯性寻找快乐的活动方式。所以当他在看这样的电影时,对这样的情节特别容易感动。

 

        有的人看到的是自己化身为武功高强、具有操控因缘能力的超级英雄豪杰。想到自己是如此豪气、能力高强、为众人所爱戴敬仰,在这样的认同与想象之中得到快感。有的人则是着迷于宇宙飞船细腻美妙的设计,如引擎的概念、线条流线的设计等等,从中得到快感。

 

        我们就这样不断跟内在、外在的境界互动之中,一直找寻记忆中能够提供我们快感的东西。然后,特别专注于这些对象和活动,选择性地留意并强化这些现象对身心的影响力。这就是所谓的「造作、心行~sankhāra」。「心行」就是心透过种种的活动方式,建立起一个能够娱乐自我的游戏空间、一个玩乐的场景。这个游戏的空间,佛经里称之为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」。不管它如何变化,我们内心活动的空间、习惯找寻的玩乐对象,都是在五蕴、六根之中。

 

        当我们的心如此地产生活动,包括特别的取角:你是用什么角度看待经验、用什么方式跟这些经验互动;你是扮演什么样的角色、什么地方在用力;你允许什么样的想象力不断地延续、推衍、发生等等,这些都是「心行」。当我们迷失在这样的内心活动,迷失在这些活动所产生出来的世界,这就是阿姜墩所讲的:心迷失在外,这是苦的「集」~苦产生的原因。任由心迷失在外的结果,就是「苦」。

 

「法念住」的解脱原理


        「法念住」所教的解脱原理,就是帮助我们去透视:如此架构心行的活动,以及这些心行活动所架构起来的世界,所提供给我们的娱乐、令我们着迷的燃料与滋养物,它的有限度在什么地方,因而得到觉醒。佛陀之所以叫「觉醒者」,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看穿了整个内心的活动状态,不再沉迷陶醉其中。从一个角度来讲,就好像是在梦中自寻、自造快乐,随着喜怒哀乐在浮沉,一下在天堂、一下掉到地狱。这样的境况就是轮回的缩影。

 

        「法念住」就是透过观察这些活动,及其所制造的世界之「苦、无常、非我」和种种的不满足性、不值得继续着迷的状态与特质,而让心产生醒觉的初步,也就是过去我们一再讲述的「厌离心」。因为厌离,忽然之间看到原来这样的游戏不过如此,而产生「离欲」,进而产生「灭」以及「放下」,由放下而致解脱。这就是佛教基本的解脱方向。经典所讲的解脱的方向:「三依一向~依远离、依离欲、依灭、向于舍」就是如此。

 

「法念住」第1316阶更清楚、更详尽、更完整的内容说明


        如果留意「十六胜行」的第13到第16阶,也就是专门讲法念住的这四阶,它只谈到「体验无常、体验离欲、体验灭、体验放下」,好像缺了好几个上述谈到的解脱的环节。一般讲「三依一向~依远离、依离欲、依灭、向于舍」,可是第13到第16阶只谈到「离欲、灭、舍」,没有谈到远离。或者一般讲观「无常、苦、非我」乃至所谓的「九想」,可是在此,它只讲到体验无常,没有讲到其它的(苦、非我等等)。如果透过比较阿含经、尼柯耶,从全体来看原始佛经的内容,就会发现不同部派所流传的13到16阶,内容有些微的差异。有些部派所流传的佛经,内容包含远离、苦和非我,有的部派却没有。有的部派多了这个少了那个,有的则是少了这个多了那个。但是整体来看,大致的原理和方向是高度一致的。

 

        从这些部派所流传的不同信息可以了解,早期佛法常常是以心法或口诀的方式在流传,而不一定是百分之百完整的信息。这个口诀、心法是简化的方程式,其中有很多信息必须透过僧团、老师的解说和示范才能补足。了解个中原委,我们就可以把13到16阶的内容,做更清楚、更详尽、更完整的说明。

 

第13阶修学:在呼吸时体验任何能够帮助厌离心产生的「想」与「取角」


        第13阶「体验无常」只是一个心法、口诀,是减缩的内容。实际上,在第13阶我们能够修学:在呼吸时体验任何能够帮助「厌离心」的「想」与「取角」。例如「无常想」,我们可以透过观察内心架构的活动,以及其架构起来的世界,它的无常性与不稳定性,因而产生厌离心。这是增上厌离心的方法之一。

 

        还有许多增上「厌离心」的方法。像在阅读新闻时,知道世界不同的角落正在发生动荡不安、战争、社会事件…。当遇到这些惊心动魄或是令人非常感怀的事件,例如近来的恐怖袭击事件,以及那么多流离失所、无家可归的难民,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态度?有的人是带着娱乐的心情在看新闻,晨起第一件事就是翻开报纸,发现一个可以搭配早餐的故事,边读边用餐,彷佛那是配饭的小菜。

 

        另一种阅读新闻的心情是:这些事物在帮助我们了解轮回的苦、了解无知的可怕(由无知而生的愚昧行径)。如果我们允许无知、无明不断地延续下去,所产生的千万种不可思议的痛苦,将令我们互相倾轧、逼迫。像日前伊斯兰国流传出的影片,有年纪很小的伊斯兰教徒,被恐怖分子训练去杀人、斩首。这些小孩可能还不懂事,从小在大人刻意误导之下,压制自己的慈悲心,培养出残忍的心性。当他能够冷漠、忽视别人的痛苦去砍下别人的头颅时,他得到正面的鼓励与回馈。从小就被系统化地被洗脑。

 

        不管看到的是被砍头的人的痛苦,还是砍别人头的小孩的不幸与痛苦,这都是一种取角。看到这个世间的贪瞋痴,源自对欲望无边无际的追求,过程中难免会有冲突。当某些极端的伊斯兰教徒,感觉自己的宗教称霸世间的意图被挫折,被所谓的西方帝国主义围剿,他们响应的方式就是「挡我路者死!」整体而言,这世间处处都是纷争,只是程度不同。

 

        因为物资的竞争、意见的不同而纷争,或是所想象、所追求的快乐的滋养品来源而纷争。若跟别人的一样,那一定要打仗;若是不一样,也要打仗。若我们爱的是同样的女人或男人,爱的是同样的资源,也要为这个打仗。我们信的是不同的教,接受不同的观念,也会因为不同而战。透过这样的取角来提醒自己:这就是无明的延续,倾轧、互相压迫几乎是无可避免。你可以透过人为的制约和控制来降低这样的纷争。但是,基本上这些纷争和动荡不安的种子,存在这个体系之中。

 

        面对世间的这些情境,我们的选择是什么?一种是不随缘、不随顺而抵抗。可是这样的选择,对世间大部分的情境是无能为力的。像目前「温室效应」这么严重,不管多么节省、简朴在过生活,对整体环境污染的减少,几乎是杯水车薪。所以抵抗、不随缘不是万灵丹。每次回台湾看到素食餐厅大都挂着「万事随缘」这类的劝世文,但随缘真的就是解决世间苦的方法吗?也不是!这个世间本来就是乱糟糟,再随缘下去,套句英文讲的“Everything goes to the toilet"(所有东西都流到马桶里了),随缘的结果是这样、不随缘也是这样,怎么办呢?

 

「灭」的意涵与修学要领

        佛陀的建议是“disengagement”,既不是随缘、也不是不随缘。“Disengagement”是不认同、不参与,意思是不醉心于此。不任自己的心迷失于其中,不允许自己在其中醉生梦死,成为这个系统的一部分,这样的态度就是「厌离心」。

 

        经典有很多讲「厌离心」的经文。例如《相应部 22.5经》讲:人的迷失、无明、对五蕴着迷是怎么发生、怎样集起?当我们欢喜、欢迎、持续、固持五蕴的经验,五蕴就「集起」。五蕴是怎么灭法~迷失、着迷于五蕴是如何被瓦解?当我们不欢喜、不欢迎、不持续、不固持于五蕴现象时,就是五蕴「灭」的开始。

 

        这里讲的三依一向的「灭」,除了有「瓦解」的意思,还有一个意义经常被忽略。一般人听到「灭」,想到的就是「断灭」。实际上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经验到不同程度的灭。这是什么样的「灭」呢?

 

        想想看,小时候我们最关心、在乎的话题,内心会不断萦系于其中。所以,日常生活中,心里想的都是这个话题,晚上作梦的内容也是。像很多读小学时,最在乎的话题就是卡通故事里的超级英雄、机器人、战斗机、宇宙飞船,朝思暮想的都是那些。上课不专心、无聊想打发时间,就拿出白纸来画战斗机、宇宙飞船,因为那些是自己最着迷的对象,整个注意力都是徘徊在其中。

 

        不同的人着迷的对象不一样,像有些女孩子特别喜欢画娃娃的衣服、看不同芭比娃娃住不同类型的房子等等。随着年龄增长、担忧的对象不一样,汲取快乐的来源也不同。对过去那些令你着迷的事物不再着迷,这些事情就灭了。「灭」就是在你注意力的范围里,已经不产生作用、不再是你世界里的东西,不再是呈现在你世界里的一个现象。

 

        所以,不管现在我再怎么昏睡,作梦也不会再梦到宇宙飞船、机器人或变形金刚。就像一个已经有小孩的妈妈,不管再怎么昏睡,在梦里或白日梦的梦境里,都不会再想怎么帮芭比娃娃换衣服、发型。这些事物在她的世界里,不再是话题、不再会牵引、拨动她的心,这就叫「灭」。「已经不存在」不是单纯断灭的意思,而是因为不去滋养它、想象它、着迷它、关心它,“It’s none of your business!"它已经不关你的事,不再是你世界的一部分,所以它在你的世界里瓦解了。

 

        最终而言,我们不断透过五蕴的活动,想象随着五蕴活动,而架构起我们要的「常、乐、我、净」的状态,一个绝对安全、绝对主宰、绝对快乐、永续经营的状态。当心对于平常架构自我感的东西,有足够的不感兴趣、不关心,不再去喜欢、欢迎、持续、固持,那么,你的世界就不再出现跟自我感相应的「五取蕴」。出世间法「灭」的意思,就是在你的世界中瓦解了,不再是你作梦的内容,不再以自我的形式再轮回下去。

 

透过「法念住」的4个阶梯来对治散乱


        就像「远离」、「离欲」、「放下」一样,「灭」在每一个阶梯都可以修。很多人误以为「身、受、心、法」的「法念住」最难修,因为它放在十六胜行的最后面。实际上不必要如此,根据佛经内部逻辑而言也不是如此。四念住每四个阶、每个念住都是可以独立的系统,在任何时刻都可以应用得上。可以一开始就从「法念住」(即十六胜行的13~16阶)下手,也可以在修行的每一个阶梯都应用到。

 

        例如,在低阶修行时如何用到「灭」?在禅修时有一个很大的阻碍,会不断破坏内在的安宁,就是内心许许多多庞杂的声音,即「妄念」、「散乱」。妄念和散乱的引擎是根本上的不安与烦躁,发作时呈现的方式往往是意念,想这、想那、钻下去,「我要怎么办、我要怎么做、这个延伸下去会怎样…」,在内心不断编织电影中的情节。

 

        第13阶「呼吸时体验无常」,就是能够帮助我们出离、厌离的取角。《中部 20经》说:对治散乱、妄念的方法之一,是将它想象为一只缠在你脖子上的死狗。一般人一想到这里就觉得好恶心、马上把它丢掉,这就是一种「想」。或者在禅修时,刻意去留意内在散乱、闹哄哄的状态,就像食堂里的众生百态。

 

        有参加过观光团来美国旅游的人可能知道,旅行社为了多赚点钱,跟当地华人开的餐厅合作,把一团团的游客送到任你吃到饱的餐厅。人多时、尤其是很多不文明的人聚在一起,你就会看到闹哄哄的状态:争先恐后、大声喧哗,满地是垃圾…。如果有被大众认为比较昂贵的食物像龙虾、雪蟹,大家挤在一堆、一大盘一大盘抢,唯恐自己吃不到、吃不够、没有值回票价。吃完饭的人争相付账,表示自己够意思,免得被朋友看不起,为此争得面红耳赤等等。

 

        看到这样的情景,内心产生不想参与在这个系统的心情,可以用同样的角度来看待内心闹哄哄的念头。若是有人将这些念头直接打印出来或写成文字,去阅读这些文字时就会发现,里头充满了极端无聊、狂躁、自恋、害怕、不安、无味等等,不断在重复。如果电影是这样演,烦都烦死了。因为是在内心自导自演,我们觉得它跟自我相关,所以就乐此不疲。

 

        这是修学第13阶,就是一个「取角」而已就可以下手。专注去看那个闹哄哄的念头,它的无味、疲劳,这样子想累不累啊!还要演到什么时候!这就像「歹戏拖棚」的连续剧,不要为了赚钱而让这种烂片一直演下去。

 

        第14阶:「离欲」。一边在取无常想、苦想、非我想、不净想、食厌想、一切世间不可欲乐想…等等取角,一边看到对这些事情的兴趣是否在瓦解中,对它着迷的程度是不是降低了。在禅修时若能隐约感觉到「念头起来时蛮无聊的,我不是那么想钻进去、随它跑」,光是这么想就已经在修第14阶「离欲」了。你已经一个程度在帮助自己,降低这方面的着迷度。

 

        如何得知自己第13阶做得好不好?去看着迷度有没有降低,不需要别人告诉我们,也不是给自己洗脑:一切都无常。不是把佛教的道理像教条般,不断重复、内化、背诵,强迫自己相信「一切无常、不好、不净」。而是自己要能够如是观察:当这样取角、跟境界这样互动时,产生的结果是否通往「放下」。

 

        第15阶「呼吸中体验灭」。有没有透过13、14阶发现,过去最会盘据我们注意力的窃窃私语与妄念的内容,愈来愈不再是我们世界里的东西,它不再出现、不再牵动心、不再冒出头来。一边修这个一边看到「因为灭而得到安息」~因为得到这样的「灭」,而得到这个程度的安息;执着能够多大程度的灭,就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安宁感。这个过程就像其它三个念住一样,要懂得观察、揣摩,在修这些念住的过程,同时就在修「色界禅」、「内观」。佛教的「内观」就是在做这些步骤,在通达到更高禅定境界的过程中启发的。

 

        可以观察、揣摩什么?像修学第16阶「放下」包括妄念等等的执着,可以先取一个相:想象手中握着一颗垒球,然后想象怎样把垒球放下。可以把垒球丢得远远地放下,也可以透过不断体会更省力的放下垒球的方法:只要把手指头松开,球就掉下去了。同样地,法念住的每一个动作都在观察、揣摩、调整,什么是最有效率、最省力的放下,不必把球丢得老远,只要松开手指头、不再抓着球即可。从中观察到手指头是怎么用力、球是怎么被抓着;手指头哪个部分松开、怎么松开,球就会掉下来…。

 

        总结「十六胜行」每四个小节、每一个念住,都可以是包含佛教全体的核心。也就是说,可以专门修13~16阶,在里面完成「色界禅」、「无色界的定」、「出世间的智慧」、「出世间的解脱」。此外,在这个过程中去了解「如何进入初禅」~透过「善寻」(知道怎么取角、采用什么技巧)、「善伺」(知道如何评估、调整技巧)才能把这些技巧「细致化」。去发现什么样的「无常想」才能产生最大效益的厌离心;什么样的「厌离心」才能最有效率地减弱或降低对于一件事物的迷想、着迷;什么样的「离欲」能达到从此不再作这样的恶梦、不再作这种欲望的梦,从此之后的梦境,不再被这样的事物所推逼,这样的「灭」。

 

【问答】


问:「无常想」是九想中的一个代表,在结集经典时没有详述内容?

答:对,它只是一个口诀、简缩、心法。佛经中有人专注于「不净想」、「食厌想」等等,就依「远离」、「离欲」、「灭」而解脱。

 

问:法念住的四阶前面都有提到「出入息」,但也有经典没有提「出入息」?

答:对,「出入息」可以像背景音乐一样,可以自己观察是否配合修出入息会有帮助。好比说,很多人在「体验无常、体验无常…」就忘失、掉入无边无际的幻想之中。若能够练习「吸气的时候,体验无常」、「吐气的时候,体验无常」,一方面有提升正念的功能;另一方面帮助你发觉这些特质些微的变动。吸气时体验的无常,跟吐气时体验的无常,可能质地就不一样;吸气时体验全身,跟吐气时体验全身,它的质地也可能不一样。在「观察全身」时配合「出入息」,什么叫「全身」?主要就是观察「正在呼吸中的全身」;在修学「心行休息」时配合「出入息」,主要是观察如何随着呼吸的调整,随着参与呼吸方法的改变,使得身体愈来愈安宁。但你可以不把呼吸的内容当作禅观主要的对象。

有一部《身行经》教的是没有呼吸的成分在里面,直接就讲「体验全身、体验身行休息」。直接感觉全身怎样变得降伏、祥和、放松。这两种做法,值得自己去实验。可以选择让呼吸作为禅观的润泽工具,也可以成为禅观主要的工具,也可选择不理会呼吸地操作四念住。


问:我个人是觉得依着呼吸来练习比较具体。

答:佛经里是没有决断说非要配合呼吸不可,但佛陀本人是盛赞「安那般那」,他说自己是以修呼吸作为工具而成道的。我也感觉呼吸很大的一个作用,是常常能帮助立定脚跟,会把心思带回来到最踏实的触感、带回到眼前、当下。

 

问:所以第13阶练习当下的心理活动,去做「九想」的任何一种想?

答:从取角、思考、观察等等的活动,反省内心所著迷的。任何能帮助自己对轮回状态产生警觉的。举例说,想想:住在北韩的居民从小就被洗脑,金氏家族的领导人都是神。这个世间自古以来,有多少人从小到大都是被灌输,生命唯一的意义就是効忠某一个领导人,某个伟大的祖国。人就这样做思想的奴隶。当这样想时,内心对于轮回是否有警惕心,然后在呼吸之中体验这种警惕心:无明是不安稳的、轮回是不安全的、五取蕴像大火在燃烧。

 

问:所以在练习13阶时,可以把过去的经验拿来当下作无常想或苦想?

答:是的。同时确保这种取角和观想不是漫无目标的幻想,随时随地都要以「触感」作为基础。像前面讲的北韩人民或IS恐怖攻击的小孩子,是如何被洗脑;当你这样取角时,观察身心的反应,然后看到这样的反应有多大程度是朝着第14、15、16阶前进。所以不是漫无目标在想象、哲学化,也不是一片死寂都不想,而是在「善寻」:知道怎样用你的心,知道这些工具要如何使用,不断化约它们成为能够具体感觉巨大宁静的工具。它必须是能够帮助你体验到更大的宁静。


问:一般人在梦中自得其乐,没有真正醒过来,观察不到冲动的现象。今天老师谈到透过「法念住」来锻炼自己超越迷想的状态,是否每个人都要找出适合让自己醒过来的技巧?

答:一方面也要参考古人的智慧。我们不是闭门造车,全部东西重新发明。所谓「声闻」的特质,是很仔细思考前人留下的解脱足印~也就是成功的范例。(大乘佛教对「声闻」这个词有贬抑的意味。但原始佛法认为「声闻」是了不得的,作佛陀的声闻弟子是解脱的正途。)但另一方面要找到一个中道,修行是个人化的,必须自己观察、调整,如何诠释这个方法,现阶段要如何运用这个技巧。一般在美国强调「独立思考」,可是佛陀在《卡拉玛经》讲到:要做那些智者所称赞的,不要做那些智者会诃斥的,意思是要尊重前人的智慧,而不是只有独立思考。


问:静坐时练习慈心观,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?

答:这很正常。听到同样的文字,每个人的想象和联结都不一样。「慈心观」只要掌握几个原则,光是在观察身体的触感时,若能调整观察时的眼光和眼神,身心的感觉就不一样。举个通俗的例子说明,像亲子间的互动,如果妈妈以祥和慈柔的眼神跟自己的小baby互动,很容易引领婴儿变得安详甚至想睡觉;若妈妈本身是烦躁不安,带着恐惧、害怕、生气、发怒的眼神,baby也会受波及。

我们用什么眼神在观察自己,同样也会影响当下身心的感觉和波动。「禅定」的特色,基本上就是在比较高质量的安详、释放中得到安住。若是心念充满慈和、友善,我们的心几乎是立即更加放松、安静、和缓。

此外,禅修时内心遇到很多干扰,源自过去很多没有化解的包袱和情结。一般人都不太懂得做人、不太会跟自己的心相处。一生做了无数愚蠢的决定,连自信心都不具备。想到自己,经常感觉到的都是亏欠、懊恼、生气、不满意等等。若能先透过慈心,建立祥和、健康的自我感,允许自己原谅自己、对自己好、给自己追求更高幸福的机会,相信我们应该要获得更高的幸福。有这样的信念,将有助于在禅修上建立比较良善的动机。

如果对慈不相应,可以换一个角度。慈有很多不同呈现的方法,基本上的内容离不开「祝福」、「善意」、「友善」、「祥和」。另外,「悲心」、「喜心」等都是可以实验,找出与当前相应的取角。

 

问:是否需要一段时间来酝酿?

答:其实不一定。也不必把它想得那么难。光是现在内心能够由衷微笑、放松脸部表情,这就是一种慈心的表现。不要把它想象成遥不可及、多么浩大、轰轰烈烈、眼泪鼻涕都喷出来…。可以是「一点点」,留意到身心里面那一点点的涟漪,那「一点点」就是缓和一点点、祥和一点点、友善一点点,少了几分恶意以及没有建设性的抱怨和批判。留意这样的一点点,身心在这样的慈意中沈淀,就叫修慈心。

重点在知道它的滋味,不管多么少,你能发现它的质地、认得它,知道怎么运用它、保护它、跟它互动、共处。让它的力量愈来愈有包涵性,好像能渗透到你发出的念头。在练习中只要有一点点感觉,这就是了!就这样摸索前进。在摸索中隐约感觉失去了方向感,不再是摸着石头向前走,那时就要再问。若感觉是「摸着石头在向前」,透过这样的摸索愈来愈知道路,就尽量去摸索。道理不一定要在一时之间百分之百弄通。


问:最近静坐时,内心觉得很安定、祥和,妄想也比过去少很多,就是不断摸着石头向前的感觉,我觉得佛教跟外道最大的不同是有「禅观」…。

答:这是很常见的看法。外道讲的禅定内容跟佛教讲的其实差异很大。很多人说佛法的唯一不共法在「内观」,实际上「禅定」也是佛法的不共法。经典是这么讲的,演变到后来的「论典」,变成「只有内观是不共法」。内观就是在禅定开发的过程中发生,所以妄念的减少,一定是对妄念的本质产生足够的内观智慧,对它产生厌离心。好比说看到用力的苦、没完没了,智慧生起所以不与它为伍,心能够更轻易地甩开并摆脱它。

佛教智慧真正的实践点,都是发挥在实际操作上,例如怎么让禅定进步。另外,可以刻意开发禅定中的内观智慧,林居传承的祖师大德们强调:「色界禅」的基础要非常好,内心在更高度的安静之中,才能细腻地看到微细动机的发生,看到微细的痛苦才容易产生真正的智慧。所以,当内心安静、详和时,必须懂得问自己:像这样的安静只是相对的安静,还是有更大的进步空间?这种安静的状态,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大程度会被打断;静坐时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进入;进入后又能维持多久,还是偶而如此~这星期有下星期又没有,再过两星期心又有点定了…。

另外还有一个判定「是否还有进步的空间」:有没有经历到明显的「禅支」~心有没有愈来愈懂得「善寻」、「善伺」,能不能体会「喜」跟「乐」,能否透过喜跟乐的洗礼,而产生强而有力的「正念」与「平舍心」。具备了这些禅支之后,再来谈下一步会更理想。

心能够安静是很好的,接下来可以看「受念住」的四个阶段:「体验喜」、「体验乐」、「体验心行」、「令心行祥和」。心若大致程度已经安静了,这时可以观察什么叫「喜」、「乐」,练习让心透过「放下」的动作而经验更高程度的喜跟乐。

「定」是怎么发生?心在喜跟乐之中释放、沉浸在里面。当心沉浸在喜跟乐时,还能看到心是怎么受用喜跟乐、怎么在吃喜跟乐、怎么被喜乐所滋补。用这样的方法来修喜跟乐,让自己在色界禅能够再进步。当然,不要妄自菲薄!心能够安静是很好的事情,其它就是一些小的调整,只要掌握到技巧,修行就不再是那么漫无边际。

 
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