厌离心

发表时间:2016-04-02 12:11:49
阅读:Loading...
分享到:

 

(朱倍贤教授2014.12.7skype开示)

        佛陀曾经在《相应部经》里提到,出世间法的一个关键,就在于看到:「心既不往前推,也不滞留在原地」,也就是「无造作的涅盘的状态」。要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,一个角度是透过「平舍心」的练习。平常在面对境界时,学习放下没有必要的用力跟抵抗,培养接受以及恰到好处的释放的力道。

        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叫做「厌离心」。整个放下的力道,如果只是停留在平舍而没有厌离心的成分,这样的平舍心,顶多也只算是一种世间法而已。再换个角度讲,我们放下的程度有多深?能不能看穿惯性的盲点所在?知道这是一种执着的状态,不会因为惯性地处在执着的状态,而不知道这是一种执着。要做到这一点,需要高度地培养「厌离心」。

        「厌离心」的巴利文叫“nibbidā”,它有很多不同的含意。其中一层含意,就是「脱离开迷想」的状态。意思是:看穿、看透那些让我们着迷的现象,感觉玩够了、看够了。看到心跟它相呼应时,那种无谓的用力,内心产生出厌倦感,不会再着迷下去,这叫做「离开迷想」的状态。

        阿姜查在过世前,形容他的心是「不来也不去」的境界。原始经典里有很多类似的经文,形容「涅盘」的境界:这个心既不往后、也不往前,感觉它是没有动向的。它得到彻底的宁静,就在此处得到释放。

        与其用一种很高深的哲学,来看待这种「不来也不去」,不如直接以「心行」的角度来看待它,也就是把它理解为「内心的动作」。当厌离心产生了,不再对所著迷的事物有所趋向,不再盲目地被推逼着,就是「不来也不去,就在当下清凉,就在当下得到释放」的境界。

        「厌离心」不同于厌恶心。厌恶感带有瞋心、埋怨、憎恨、不满等意味在里面。好比说,许多人因为事业受挫,不受上司赏识,或者才能无法发挥等因素,对工作有很大的厌恶心。这样的厌恶心,跟厌离心的意涵是不一样的。厌离心里面没有憎恶、没有盲目逃脱(要逃脱也是选定正确方向的逃脱),而是一种对于负担的释放。所以体验了厌离心之后,立即的结果是内心重担的减少。如果是厌恶的心,对于一个事物有讨厌、有瞋心,这是一种负担的扛起,不是一种负担的释放,本质上是不一样的。
 

如何透过「厌离」使心趋向出世间法?


        佛陀透过很多不同的角度讲述「厌离心」,以下所讨论的经文是蛮周遍的,针对什么样的状况、如何的厌离,才能够使心趋向出世间法。

        有的时候厌离是针对「执着的对象」,好比说对于欲界,内心对欲求焦躁的滋味产生厌离。欲的对象,例如美好的色相,从追求异性时(如果是异性恋者)得到的那种期待。有的时候厌离是特别针对「执着的过程」(活动本身)。也就是说,厌离心可以针对「抓取的对象」来开发,也可以针对「抓取的动作」来开发。这没有对错的问题,重点在于:能不能因为这样培养厌离,而产生出「离欲、灭、向于舍」,这是关键所在。

《中部 147:「罗侯罗的解脱圆熟法已遍熟,让我更进一步教导罗侯罗灭尽诸烦恼。」

        罗侯罗是佛陀出家前所生的独子,佛陀证得解脱,回到释迦族来教化的时候,罗侯罗已经七岁。面对七年未见的孩子,佛陀并不是一开始就教他出世间法,而是有这样的一个次第:先教他如何有感恩、谦卑、谨言慎行,如何能够具备惭愧心等,针对这些特质来修学。这些修好之后,佛陀才教他七觉支的特质。内心的质量得到高度的培养之后,佛陀又教他呼吸观,再教他出世间法。

        佛陀观察罗侯罗的善根已经成熟,之前培养的基础也成熟了,佛陀思虑更进一步地教罗侯罗:如何来灭尽所有的烦恼。

        经文:「眼是无常的而凡为无常的,是苦的而凡为无常的、苦的、变易法,不适合被这样认为:『这是我的,我是这个,这是我』[庄春江原译作:『这是我的真我』有待商榷,今改之… 眼触凡以这眼触为缘生起的受之类、想之类、行之类、识之类(中略)。」

        视觉是无常的,凡为无常的就是苦的,凡为无常、苦的变异法,就不适合被这样认为。此处「这是我的真我」的翻译是有问题的。听起来好像是说:虽然这个不是我的真我,可是佛法的目的,是要追求另一个真我。

        根据佛陀的教法,修行、培养非我的态度,目的并不是为了要找寻一个真实的自我。佛陀看到,不管你所追逐的自我,在理想中感觉是多么地完善、美好,那个架构自我的活动本身就是苦。要依附某一种自我感的动作,本身就是苦。紧抓着不放、要扛着它,从这一刻到下一刻,要去维持它,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一种苦。

        佛法里没有追求真我的问题,只要是在「追求我、形成我」,不管认为它是真我或假我,都是苦的来源。佛经告诉我们:「一切法皆非我」。佛经没有说某一些法是非我,其它的是真我。所以比较合宜的翻译应该是:「这是我的,我是这个,这是我所认知的我。」

        除了视觉之外,还有视觉相对应的「色~视觉的对象」,也是如此。「眼触」就是视觉跟色摩擦,然后接触、点火燃烧的那一瞬间。能不能透过这样的检验,去包含所有会抓取的对象?去涵摄整个经验的范畴?也就是说,在修出世间的厌离法时,没有例外。

        在我们有为的经验里,一切都是无常、苦、非我的,没有某一个角落是可靠的立足点。要修成出世间法,它的放下是彻底的、毫无保留的。不会因为抓取或不安感的惯性,而保留了某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。而是对所有的有为法,都能够透过这样的角度来看透它。

        经文:「色… 眼触凡以这眼触为缘生起的受之类、想之类、行之类、识之类。」

        除了眼触之外,眼睛看到森林的影像,可能当下就有一个舒适轻松的感觉,这属于「受」。因为眼触为缘,作为它的前缘而产生出来的一个受。什么是眼触为前缘,而产生出来的「想」呢?好比说,那个意境之中出现的清新的森林,可能你联想到的是,北欧、美国、加拿大或台湾玉山的森林。不管是什么地方的森林,这种「推想、意境、标签」,都是属于「想」。「行」是指「所有的意志与响应」。「识」就是「觉知」。佛陀的教育是非常地周遍、完全,尽量反复、详尽地推演,所有跟视觉有关连的经验,不让执着有一丝一毫可以躲藏的地方。

        眼如此、耳也是如此,鼻、舌、身、意都是如此。所以除了观耳、听觉的无常、苦、非我,还要观听觉的对象,而生起无常、苦、非我。然后还有耳的触,因为耳的触而产生的受、想、行、识,依此类推,六根都要这样观。

        经文:「罗侯罗!当这么看时,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在眼上厌,在色上厌,在眼识上厌,在眼触上厌,凡以这眼触为缘生起的受之类、想之类、行之类、识之类,在那上面也都厌。 (中略)厌者离染,经由离贪而解脱,当解脱时,有『[这是]解脱』之智,他了知:『出生已尽,梵行已完成,应该作的已作,不再有这样[轮回]的状态了。』(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做已做,不受后有)」

        当佛陀这样教导,尊者罗侯罗的心,以不执取而从诸烦恼中解脱。许多跟在一旁的天众们的远尘、离垢之法眼生起。意思是:光是听闻这样的法,虽然没有深厚的修行基础,也都在当下证得初果。

        这显示出,若能掌握到出世间法的关键,做到心对于有为法不再有寄托、遐想,他就接近或等同初果的境界了。初果的境界,并非一般人想象的那样遥不可及。那些证得初果的天众都了解到:「凡任何集法皆是灭法。」任何透过内心架构的、抓取的,都有败坏的特质。因此任何抓取的动作,最终都是枉然,都是不值得。他不再对抓取有任何的遐想,因为他对抓取有了很高度的厌离心。
 

平常要如何修学「厌」


        很多禅修老师,都强调「观察当下」,观察当下是很重要的,也是一个很好的修行方法。可是,如果遍读原始佛经,就会发现佛陀所教的「厌离心」,是可以透过善用想象力~针对未来;可以善用记忆力~针对过去。

        不只是针对眼前能够观察得到、正在进行的经验,而是能够透过不同的观想与角度,去触动比较深层的情感。这个深层的情感,就是一种对于世间轮回状况的触动。觉得:「这真是不值得啊!这真是恐怖啊!这真是不可靠啊!这真是没完没了啊!」类似这样的意向和情绪,都是属于「厌离心」的范围。

        比较具体的讲,例如针对身体的厌离感,佛陀说我们的心会抓取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~五取蕴」,因为抓取这五蕴时,它会提供给你某种程度的满足感。所以要特别留意跟观察,抓取五蕴的过程中,获得的是什么?像在抓取身体方面,有一部分可能是它符合脑海之中的美感。可能看到镜中的自己,觉得越看自己越帅,越看自己越漂亮,觉得自己身材很好…。

        类似这样的想法,不只是建立在肤浅的虚荣感上,或是长得好看的人才会有。几乎所有的凡夫,对身体都有一种「这是我」的认同感与安全感,认为有一个安逸、可以落脚的地方。所以不断地说服自己:这是美好的、安全的。若要调整这样的惯性,可以透过深度的「不净观」,透过想象力与记忆力。例如替朋友送终的经验,看到癌细胞带给身体的狼狈等,问自己:我还要依靠这种型态的安乐吗?

        透过深度的厌离,看到我们所抓取的对象跟动作,是多么的荒谬。在培养厌离心时,要懂得灵活地运用自己的记忆与想象力。在生活中的不同角度里,常常触发真诚情感的这一面。也就是说,厌离心不只是理智的东西,有一股更强大的力量,是来自情感面。每一个人在情感面的主观呈现可能不一样,但是基本上,对世间的苦痛,有很深切的感同深受与危机意识。很深切地感到它的荒谬、无味,透过这些角度来体会厌离心。

「四食」

        《相应部 12.63:「比丘们!有这四种食,为了已生成众生的存续,或为了求出生者的资助,哪四种呢?或粗或细的物质食物,第二、触,第三、意思,第四、识这四种食,为了已生成众生的存续,或为了求出生者的资助当物质食物被遍知后,五种欲的贪被遍知;当五种欲的贪被遍知后,则没有那圣弟子会再来这世间的束缚结当触食被遍知后,三受被遍知;当三受被遍知后,我说对圣弟子来说没有任何还应该做的当意思食被遍知后,三类渴爱被遍知;当三类渴爱被遍知后,我说对圣弟子来说没有任何还应该做的当识食被遍知后,名色被遍知;当名色被遍知后,我说没有任何圣弟子还应该做的。」

        这里的「食」(巴利文āhāra),意思是吞食的食物、滋补品等等。「食」的观念在原始佛法的解脱法里,占有很重要的地位。好比说,佛陀有时候是用「眼睛在吃东西、耳朵在吃东西」来形容眼睛看、耳朵听。他用「吃」来表达心对境界的贪求。心在接触境界之后不断地使力,想要从境界中汲取出快乐感来,那个过程叫做「吃」。就好像要用力挤压水果才能取得果汁,「食」也有同样的意涵,里头包括了所有执着的活动。

        实际上,如果看某些经典里的十二缘起,爱缘取、取缘有,「取」这个字有时候由「吃」来取代。也就是说,在很多时候「食跟取」是同义词。

四食的第一个~「段食」

        「四食」~四种心会去抓取的对象,第一个叫「段食」。指的是平常身体所吃的食物,像米饭、饮料、菜、肉、鱼等等的,这些都是属于第一种食的范围。经典提到,如果能够了知心是如何「依附跟抓取」物质食物,智慧就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。

如何修段食?

        善用对当下「食」的观察,善用记忆里与段食有关的过患。善用想象力去推知,自己可能还没有经验过的段食,它也有同样的,或者更深度的过患。

        「段食」有什么样的过患呢?现在有很多科学的研究发现,有些癌细胞的滋生直接跟饮食有关。这些看起来好像是滋养身体的,有些条件稍微不恰当的状况之下,可能会是毒素。

        在吃的过程,身体不断去抓目前可以利用的部分,不能利用的部分就是包袱、废料。有吃就一定会有排泄,在拉的过程,不管拉得多干净,就是会造成很多的过患。有带过小孩或养过宠物的人都晓得,多么可爱的小孩,多么可爱的宠物,拉起大便来就是恶心。就像家里养的猫咪,在外面拉了大便之后,不管牠的习惯跟训练有多好,刚大完便之后,身上都带着粪便的气味。你可以想象得到,外面闻起来都这个样子,更何况是身体的内在。

        不只是猫咪如此,我们自己的身体也是一样。种种不同的孔流露出来的臭气,需要很小心翼翼地保持它,才不会让自己很难堪。就连亲如自己的配偶,等于是长时间共枕的伴侣,在排泄或者身体发出臭气的状况之后,彼此都还是觉得难堪、觉得不好意思。

        不可轻忽「不净观」这个修行方法。一直深入地观察,不断地挖掘心对于身体,那种很深度的迷想,以及根深蒂固的美感。不断地把这些掏出来、带到表层意识,再透过这些角度去看到它是多么地荒谬。

四食的第二个~「触食」

        经文说:如果你彻底了知物质的食物,那么五种欲的贪就能够被遍知。如果是「触食」被遍知之后,那么「三受」会遍知。

        也就是说,人要能够对色界以下的世界~欲界,有深度的着迷,必须要建立在对身体所受用的食物有很深的迷想。能够把食物吃下去,一般都不是理智上为了色身跟活命而吃,而是带有一种娱乐性质。这样的娱乐性质,很大程度是来自于食物被包装了。透过我们的想象,它变成了很清净、很引诱人的东西。就像去麦当劳吃炸鸡,鸡块弄得方方正正已经完全没有鸡的形状,上面加很多的调味料,颜色让你完全想不到,鸡被杀戮、血淋淋的过程。

        现在美国很多的快餐文化,能够那么普遍地推广,传统上非常贱价的肉食,让年轻的小孩子那么热衷于其中,原因之一是因为它加了很多的调味料。另外一个原因就是,它很成功地把商品重新包装。让小孩子感觉到这个商品的诱惑力,让年轻人不容易去联想到,食物背后的过患与不净。从小就养成了理所应当受用高耗能、低质量的垃圾食物。

        如果了解「触食」,就能够遍知「三受」。「触食」就是指我们的心不断地在寻求新的刺激,对于新的刺激有一种「渴望感、饥渴感」。

平常要如何观触食

        一个角度就是一直去看无聊。没事的时候,那种无聊、想要打开电视、网络的冲动,从这个地方很容易看到触食的冲动。「触食」跟「三受~苦受、乐受、舍性受」是有关连的。观察时,一方面要去观察心在追求触食时,那个追求与饥渴感本身的「无常、苦、非我」。同时也可以去观察,触食本身的「无常、苦、非我。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,不管是苦受、乐受、或是舍受,都能够用「正知、正见」的角度来看待它们。

        「正见」的角度怎么看?所有的乐受、舒适感都是不断在消逝;所有的苦受,都是建基在触的缘上面;所有的舍受里,都还有着心对付它的模式。并非舍受时心就没有活动。透过这样的角度,很容易就会看穿三种受的天花板,也就是看透它的“ceiling”。

        看到它能够提供给我们,最终究的是什么?不管那个快乐感如何改变,例如用不同的型态呈现,看起来好像是不一样的东西。实际上,触动我们身心的那种感觉,差不多就是这样。身心必须处在一种亢奋、接纳的状况,乐受的「乐」才会被扩大、放大。

        苦的受也是如此,会把它想象成非常可怕,遇上了就必须要情不自禁地反抗它。如果能够保持平舍去观察苦受,就看得到苦受的天花板,它的极限是在什么地方。超过了一个程度的苦受,意识承担不了就昏迷了。可以透过这样的角度来观察,苦受的「苦跟刺激」,在降低没有必要的抵抗与想象力之后,到底有多么可怕?

四食的第三个~「意思食」

        「意思食」是属于一种意志力延伸,而得来的快感。举例来讲,艺术家从创造之中得到成就感,音乐家完成乐曲之后对自我能做的满足感。经典上讲,如果「意思食」被彻底地观察,那么三类渴爱就会被遍知。三类的渴爱,就是对「欲的渴爱、有的渴爱、无有的渴爱」。

        从这个地方可以推知,「意思食」有一个很大的特性,就是来自于想要跳到下一刻,想要再形成下一种状况的冲动跟欲求。有朋友们在禅修时,特别强调观察:冲动感如何缓冲。这样的禅修者很容易把三种渴爱遍知,很容易了解什么是「意思食」。一个很简单的观察「意思食」的方法,就是:观察心想要「再形成什么」的那一种冲动。

四食的第四个~「识食」

        最后一种是「识食」,大概是四食里最深细的。「识」其中的一个意涵就是:内心想要有一个主跟客的对应。它想要透过形成起一个自我,然后有跟自我相对应的环境、相对应的宇宙,发生出一连串的故事来。这个故事就是自我的故事,它在时间之流里的遭遇与经历。对这样的一种状况,对于这种生存、游戏,乐此不疲,就是因为对「识的食」没有厌离心。

        如果「识食」被遍知,名色就会被遍知。「名色」是指「身心的活动状态」。「色」是身体的活动状态,「名」是心理的活动状态。为什么名色跟识有关连呢?因为「识」基本上就是以觉察这两种对象,作为它自己的活动。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看,「识」就是一种透过知道身体与心理的活动,而得到快感、喜悦感。得到「我是活着的」,这样的满足感。所以「识食」跟名色是相关连的,就像十二缘起里面「识缘名色」。

        以上讲的厌离是最深度的厌离,等于是针对所有的经验,以及所有的活动状态所讲的,是属于出世间法的范围。然而,就算是世间法的练习,也是可以配合厌离心。好比说当心对于恶、对于杀戮活动有厌离心,那已经是心向于善。心对于欲界的活动,那一种焦躁感、饥渴感,那种疲于奔命,只为了要满足一下下的快感的状态,厌离会帮助我们的心通往色界。对于色界的厌离,可以帮助我们的心通往无色界或无作界。依此类推,所以厌离是可以拿来帮助我们,做任何一个程度的提升。

        要能够了解「识食」,一个角度就是透过对「名色的厌离」,就能够间接去推知与发展对「识食」的厌。对识食的厌就可以间接去发展,对所有的抓取的厌。基本上,佛陀所讲的证得出世间法的人,就算只有初果,他大部分的苦都已经消失掉了。因为他有足够的厌离心,所以过去生命里最强大的支持力量被瓦解了。那个推逼、催迫着他的力量,情不自禁地要抓、要飞蛾扑火的驱使力跟饥渴感,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化解,他的心得到清凉。

        过去很多的祖师们讲到,证得初果的人要修色界禅成就特别快。因为当你有足够的厌离心时,很容易体会到什么叫做相对清凉,什么叫做相对没有被推。少被饥渴感逼迫着,然后再从中得到比色界更高的安定。体会到「不去不来」,心不因为要去来而被迫经验着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。

        「色界禅」是无常的,你可以依过去曾经有过色界禅的经验做基础,而证得初果。但并不表示这个过程里,你是一直处在色界禅里。凡俗的人要证得色界禅,是需要经过一番的挣扎与调整。就连摩诃目犍连这种大根器的人,当时在培养色界禅时,也是遇到很大的困难,后来是透过佛陀亲自教导,才成功地学习到色界禅。

        佛陀会如此地称赞色界禅,有很大原因是因为它是属于「放下」的力道。有过初果的体验,对于「放下」会有很通透、很彻底的理解。对于未来再重新进入色界禅,或是要保持在色界禅里面,是有直接的帮助。
 

依自己的需求调整「厌离心」的修学


        「厌离心」的修学,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来调整。有的人修厌离心的方法,不一定是那么地仔细,遇到这样的人,佛陀可能就对他讲「观身跟心」。对于像罗侯罗这么聪明的人,最保险、最保守的修行方法,就是非常系统化、巨细靡遗的方法。

        我的建议是:最好是用保守的方法来修行。也就是说,不要高估了自己的能力,不要很轻易地跳过哪一些阶梯。可以不必有压力感,但是可以利用这样的契机,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里思考:如何把厌离心结合到生活里观察到的东西?

        佛经教的厌离心,不是只有针对自身的,它还可以针对外身,不是只针对自我的,它可以透过观察别人的,懂得用心,它是可以产生非常大的厌离心的。

        好比替朋友送终,去思考到:迟早轮到我、逃都逃不掉。遇到那么大的痛苦时,真不知道自己会是怎么样的死法?会不会要死之前,大小便失禁?或是失智的状态?累积了一辈子的智能、友情、亲情,在那个时候可能都不记得了。因为理智处理的功能退化了,在那个时候就窘态百出,讲一些不三不四的话,都是有可能的。

        有身体就有千百种无法推知的病变,与动荡不安的状态,常常透过这样的角度来看待,并不是要对身体产生出厌恶心来。而是要去撼动,内心对身体根深蒂固的美感,及因为盘据在身体而产生的安逸感与安全感。去撼动平常习惯性跟境界互动,像毒瘾般的瘾。戒毒的过程,一开始可能是不舒适、不习惯的,只要能够坚持下去,就会发现,没有这个毒瘾是多么轻松,对身心健康有多么大的帮助。

        「凡集法皆是灭法」,这个「集」不是指生起的意思,而是指「架构起来的东西」。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」都是架构起来的,意思是透过意志「生起与参与」的经验。举例来讲,你现在身体的感觉是一个集法,因为它是透过当下肌肉的使用,透过呼吸,才能够有眼前这一种具体的身体的感觉。就像你坐着,坐姿就是一个集法,因为这个坐姿是 “put together by you”。是因为内心的某一种活动方式,而被影响、被维系。如果当下不用力,你的坐姿就不能够维持下去,人就瘫倒了,刚刚那个坐姿的感觉就会消失。

        世间所有的有为法的经验都是如此,都是透过一种活动、参与的模式、肌肉的使用、意志的使用,而形成的。

        所有境界的观察,包含「味患离、厌离心」,最好是透过色界禅的基础来观察。有色界禅的境界,跟没有色界禅的境界,差异性在于:如果没有在色界禅,很容易会抱着饥渴感来看待「食」例如有饥渴时,看着异性的影像,大部分都是在盘算着如何满足这个饥渴。这时候要修不净观是很勉强的。如果心是处在不饥渴的离欲状态修不净观,内心绝大部分的资源与活动,都是放在出离上面。

        在修厌离想时要先检查:内心有没有什么强烈的饥渴感?能够处在一种「透过放下」而得到的满足,这是色界禅的特色。因为一个程度地释放了,所以安适了,心不是处在一种焦躁,一种「我好想要」的饥渴的状况。用这样的状况所修学的厌离,将直接帮助你导向离开负担、离开欲求、达到灭的状况。心因为不参与这个境界,当下自然而然就清凉了。没有色界禅的基础要修厌离,很多时候是很勉强的。

        谈了这么多厌离的方法,该如何下手?可以根据以上所讲的,先选定一个目前感觉特别强大的迷想来修,专精地修。或者,找一个特别容易下手的,例如有禅修的朋友说,他是如何看到自己的冲动,你就特别看这个意思食,从意思食下手。
 

【正勤的静坐练习】


        佛法禅修里,「正勤~正确的努力方式」,是跟智慧结合的。其中一个培养的方式,就是仔细地观察:当下是如何地用心?观察用心跟使力到达什么样的程度?怎么样算是拿捏得恰到好处?

        要用什么样的注意方法,让心可以非常稳健、平稳,非常地小心谨慎,同时又是省力的?

        就像是弹奏乐器,不断要用心聆听,演奏出来的乐章,它的速度、音调。透过详细地聆听,能够知道,当下用功的方式,是不是和谐的、是不是恰到好处的。

        一个很容易观察到「正勤」的角度,就是去检查:用什么样的呼吸力道,能够让身体,得到最大程度的滋润、开放、放松?

        每一口吸、每一口呼,都可以帮助我们观察,当下用力的力道。

        什么样的力道,能够让我们在当下观察得到,它是恰到好处的、是舒畅的、是滋补性的。

        这里面有很大的探索的空间。不必要把自己弄得硬梆梆地,去追求唯一正确的方法。允许自己探索、实验、观察、调整。

        什么样的呼气法,什么样的吸气法,才能够让身心得到更大的安顿?

        什么样的呼气、什么样的吸气,才能够带给身心,当下所需要的刺激?

        如果有余暇,尽量去探索,藏在身体里,深度的、不同角度的波涛汹涌的状态。透过随着呼吸,而牵引起来的涟漪和波浪感,可以感受得到,呼吸和身心接触,产生出火花的那一瞬间。

        小心翼翼地观察,眼前呼吸的力道,观察身体需要花多少的力气,来参与这个呼吸的活动。

        去观察,就连那个观察本身,它是要花多大的力气。怎么样是省力的观察?它又绵密、又透彻,可是又很省力,把多余的拿掉、打开来。

        简单地说,就是知道现在自己在做什么。知道自己现在有多用力、要如何保持恰当的用力。这样就是「正勤」!

        常常这样子玩味,一整天下来,就能够保持长时间处在用功的状态。不会疲累,不会无聊,也不会觉得能力与精力匮乏了。源源不绝地,透过聆听现在耗力的状态,不断地调整。让自己处在平衡、安静的状态。

        试着在听闻跟思考佛法的时候,也能够保持着,一部份这样子的注意力,就算只有百分之十,都是很好的。

 

 
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