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14年冬禅】心念住

发表时间:2016-03-08 14:44:21
阅读:Loading...
分享到:

 

       心念住的「心」(citta)有很独特的意思,在此并非泛指所有的心。而是指「三增上学~戒、定、慧」里的「定增上学」。有的时候,「戒、定、慧」又作「戒、心、慧」。基本上「心」跟「定」,有些时候是同义词。

「心」的用法,在其他的佛教传承里,有的时候是指「心性」,有的时候特别指「觉观的功能」。但是,在原始佛教的经典里,「心」这个字直接跟「锻炼心」有关。最常使用的就是:如何透过调整、培养一些好的特质,使得主观的状况变得更加理想。

所谓的「理想」,可以是更宁静,更没有忧悲苦恼,更没有欲贪、瞋恚等五盖的现象。古代的印度人,在谈论解脱时,讲的是非常主观的标准。这里的「主观」,指的是:你感觉好不好?而不是像阿布拉罕等神教所说的,解脱必须要看到上帝,必须服膺宗教圣典里所讲的,一些特殊的经验。

印度当时有所谓的「沙门集团」,指的是:抛弃了社会既有的伦理、规范、阶级制度等观念,跑到野外、大自然,去探索真理的人。他们探索真理的标准是:我的心有多宁静?有多舒畅?我有多大程度,能够脱离开苦闷等不舒服的感觉?对他们而言,心就是「修心」。

当时的婆罗门教,为了回应沙门集团的挑战,而编写了《奥义书》。它的基本理念就是:人有灵魂,因为物质、烦恼等原因,而被枷锁拘蔽住,如何抽丝剥茧,层层剥开外在拘蔽的枷锁,最后通达到赤裸裸的灵魂(或藉用中国的术语,叫「元神」),就是婆罗门的「定学」。

佛教讲的三增上学~戒、定、慧,其中「定学」的内容,基本上脱离不开:当下内心的活动是什么状况?如何调整或放下某一些活动?使得心能够脱离开,那一些活动所产生的束缚感。后代的佛教,受到《阿毗达磨》(论典)的影响,认为「定学」就是:心摄于一处、不动;而有观察则称之为「慧学」。然而,在最古老的原始经典里,「定学」跟「慧学」并没有明显地区隔开来。

也就是说,在修定时、一边在观察,是什么在束缚着心?什么样的活动使得心不宁静?是什么样的心行,使得我现在没有快乐感?或者,快乐有受到撼动跟影响。同样地,什么是「慧学」?就是了解哪一些活动,在造成不快乐跟不安?

佛教讲的「心增上学」,跟上述所讲的观念有关。什么是「心念住」?就是在看:是什么东西在绑着你的心?要透过什么样的调整跟放下,才能够让心从这些条件释放出来?佛教的解脱学,可以从心的角度,也可以从受的角度,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讲。

心念住

「心念住」特别指的是:调整心境的技巧。在调整心境的过程中,去了解苦的心境、乐的心境,是透过什么样的活动所造成?如何释放这些会制造苦的活动?

心念住的四个技巧

第一、呼吸时、体验心境。

第二、呼吸时、令心欢喜。(或令心雀跃、令心满足、令心有能量、令心提携等。)

第三、令心稳健或令心安定。

第四、释放心。意思是:心本来耽着于某一种活动模式中,当心不再参与那样的活动模式时,从中释放出来。

第一个技巧:呼吸时、体验心境

「心念住」的原理就是:在试着调整心、释放心之前,必须先知道,心的状况是什么?

例如静坐时,先去观察,是什么样的东西在破坏、在压制着安定感?是什么东西在破坏清新的滋味?有可能是人在山上,看到山下的风景,感觉山下好繁华、好热闹;山上好无聊、好寂寞…,欲贪盖生起。如果心有欲贪盖,知道心当下是如何跟欲贪盖搅和在一起,以及它被欲贪盖吞噬的状况。去看欲贪盖给心的压力感是什么?那重担的滋味是什么?这是「知道心」。

或者,没有欲贪盖,如实知道、感觉心脱离开饥渴。脱离开那种:带着憧憬的眼神看着山下,渴望这一天赶快过了,可以下山去玩、去吃好吃的…等等的。那种脱离开欲贪盖,清新、轻松的滋味是什么?这叫做「了解心」。

第二、第三个技巧:呼吸时,令心欢喜、满足;呼吸时,令心安定、稳健

「心念住」接下来的两个技巧,可以当成是相对的技巧,就像七觉支,是三个、三个相对的。一个是特别有提携作用,另一个是特别有安抚作用。当然,必须要先知道,当下的心境是什么、心需要什么?才知道什么时候用提携、什么时候用安抚?

例如,有同修觉得:当下的心境很困惑,被疑惑感所盘据。一个禅修者,可以常常去练习:遇到不能解决的困惑、疑惑感时,与其把注意力放在疑惑的内容上,不如直接去观察和解决,那个困惑的感觉。许多时候,钻进疑惑的内容,是没完没了的,当你这样想时,心满意了;可是过一会儿,新的问题又跑出来,一直一直、不断地滋生。

如果是「有建设性」的疑惑,好比说:心念住要怎么修?当然就可以把注意力,放在疑惑的内容上,它直接跟活动,以及操作的技巧有关。佛陀说:跟操作技巧有关的疑惑,都是值得去解决、去找出答案来的。但是,如果超过了活动,以及技巧操作的范围,很多问题只是浪费时间。包括:人到底有没有佛性?世界上有没有上帝?事物本身是空、或是有…?这类形而上的问题,佛陀一概是搁置不论的。

当你有了「空或有」、「不空不有」、「亦空亦有」等的见解时,佛陀说:当你有这样的想蕴跟认知时,它造成你的身心什么样的结果?而不是去钻进、探讨这个活动背后,终究的本质是什么?那只会增加迷惑。

「提携心」跟我们之前谈到的技巧,有异曲同工之处。实际上,四念住的作用是:互相呼应。透过身体,帮助更了解感受;也可以透过心,帮助你更了解身体。若能力所及,四个念住都去修学,会彼此相互增上。

好比在一开始修学观察身体,对身体的敏感度,只到一定的程度。随着对心、对内在活动方式的了解,有助于发现:原来~,身体在对应所有的境界时,都有它独特的触感;原来~佛教讲的我执、抓取,都不是抽象、心理的东西,而是身体上很具体的触感。

也就是说,我执发生时,在身体会有相对应的触感,可以在身体感受到它。反之,也可以透过身体去了解心。

「令心欢喜、令心有能量、令心提携…」,跟之前谈到的体验喜,有很多雷同之处。在此,特别是指把心境当成是对象,像黏土般、形塑它,架构起某一种状况。透过反复的练习,经常很善巧地,从一个心境,转换到另一个心境。在这过程中就可以了解:什么叫做「四圣谛」。一个禅修者有这样的特质,所以不容易陷入某一种心理的模式。

大部分的人,有很惯性的心理模式,整个意义感,都建立在认知的模式里。透过禅修,常常练习很熟练地,把自己从一个心境,带到另外一个心境。从心境中跳脱出来,就看到了:不过就是念头、想法、观念跟取角而已。何必为了意见不合,就跟人家打架、把别人当成是敌人?很清楚地看到:就是那样的感觉、那样的活动,造成所有的现象。

「心念住」包含:可以锻炼自己,当遇到令你着迷的影像与角度时,可以很熟练地跳脱出来。很清楚地看到,它的美貌是很肤浅的,底下是有很多很多问题的。反过来,当看到丑陋、令你厌恶的东西时,很熟练地就让心看到,很如实、很轻松地接纳这样的状况。

常常这样的练习,会发现心变得非常乖、很听话。像是原本很坏、很固执、很僵化、很不听话的小孩,在这样的教化之下,很容易就往善的方向前进。例如,现在该给心能量,一个转念:让心明亮吧!马上就精神饱满。需要安抚下来、放松一点,马上躁动感就释放了。

透过这样的熟练、善巧,就能够体会到,人的转变是在一念之间、一瞬之间。听起来好难、其实并不。要是能够看到,当下的心境跟情绪,一定是透过某一种模式,才能够维持,只要一停止这样的模式,马上就质变、瓦解。

遇到有人在发脾气,一般人会说:给他一个小时吧!一个小时后再去找他。可是,真的需要一个小时气才会消吗?其实,尽管发脾气的力道(冲动感)还在,只要参与的方式改变了,在一秒钟之内,力道就瞬间转弱了。忽然之间就釜底抽薪了,苦也是如此!常常跟心玩这样的游戏,就会发现:所有痛苦的产生,都是因为参与;都带有意志的成分,当你不再跟它搅和在一起,它就瞬间变质了。

即使做不到瞬间从有到无,起码可以做到,瞬间从100分到99分,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。本来很急躁的,提醒自己:注意一下呼吸对身体的滋润感,100分的急躁,马上就变为99分了。这就是瞬间转变的意思。从这里可以了解到,放下只是一念之间、是再单纯不过的事情。这是第三个技巧:「安抚」。

原始佛法的智慧

心有的时候需要「安抚」,有的时候需要的是「提携」。知道当下的心,需要的是什么?懂得调整,能够观察到调整后的效应,藉此让技巧更精纯化、更有效率,这叫「智慧」。我们一而再地提及:原始佛法的智慧,从来都不跟世界观,以及玄虚的东西有关,从来都是选择快乐、放开痛苦。这一点非常重要!

好比说,早上起床的那一瞬间,提醒自己:跟清醒相处,不要跟昏钝为伍。清醒是宝贵的,好好地珍惜、发展,可以长夜利乐自己、保护自己。世间有太多的不可靠,父母、子女…,包括信仰中的佛菩萨都不可靠。在这个有为的世间,勉强可靠的,就是内心培养的这些特质。当一口气不来,影响着你长远幸福的,是:你有多少的正知、正念、勇敢和果决力…等。然而,最终这些也是不可靠的。这些都还是无常的心行,却也是通往解脱必要的工具。

心念住的技巧,除了提携跟安抚,还有其他调整心的方式。就像身念住里,观察呼吸的长跟短,不是只注意长、短。还包括注意呼吸的深、浅,使用肌肉的部位等等,它只是用简略的方式告诉你,有这样的调整方法。心念住也是如此。

如何去看到,美丽的、令你着迷的相,背后的东西呢?尝试换一个角度来看。看看能不能因为角度的更换,减少内心着迷、沉滞的力量。

就像以前有位禅修的朋友,向往修行生活,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高薪的工作,去到夏威夷的乡下。过着以车为屋、公厕为澡堂的日子,成天在海滩上,静坐、经行、打太极拳、练瑜珈术。他年轻貌美的瑜珈老师,觉得他很特别,邀他一起参加森林瑜珈天体营,活动结束,什么事也没发生。

有朋友问他:你是怎么面对那样的情境?他说:并不是我觉得瑜珈老师不美丽,而是进一步地想:当我要负责任…,接下来要照顾她,我得去赚钱,得放弃现在神仙般的生活。还有,她发脾气的样子,现在她是对我很好,以后看我一天到晚耗在家里、不务正业,她就埋怨…。一想到这些,觉得自己招惹不起!

然而,有的人着迷的程度更深,光是这样取角,对心行是没有用的。要找出一个能够帮助你,更全面地看清事物的方式,包括善用自己的五根。修不净观不是只有用眼根。我们以前修不净观,坐在马桶旁看自己的大便,不只是看,手还要去摸、捏、抓、闻,原来~没有咬碎的玉米是长这样…。当然,要洗手、要讲究卫生。

一般人一听到这个,就觉得很恶心。我们每天跟这些东西住在一起,都不恶心,拿在手上就觉得恶心?一发现到内心对什么东西着迷、有迷想,针对着那个盲点,从反复、反复的角度,通透地看清它。

相反地,对厌恶、恶心的东西,如何用平舍心来面对它?很多人听到我讲粪便,眉头就皱起来~「身行」,身体在对影像、记忆起反应。留意到这一点,换一种方式,来面对脑海中的记忆、情境。不是要对大便无动于衷,而是去调整。光是去分别什么是多余的用力,什么是没有必要的苦,就会学到很多。

「提携心、安抚心」的最终目的,是要让心不断、不断地,从它依附的东西超越出来(心念住的最后一阶)。每个人的心,在没有经验涅盘之前,一定有个落脚之处~「我、我的」。这是人家碰不得的,自我感的落脚之处若被触及、被挑战,会很不舒服的。

落脚之处还包括:宗教信仰、对个人成就的得意等等。朋友们抓住你的性格,讲话就顺着你的所好,知道你哪个部分碰不得、哪个部份去逢迎,你就认为那是你的好朋友,世俗人就是如此。

初果圣者跟四果阿罗汉的差异性

心的落脚处若在初禅,很轻松、愉快、很有饱足感,熟练之后,一整天都在里面也不会疲劳、厌倦。要超越初禅,就要看到初禅也是无常、用力的状态,心里面保持距离。光是保持距离,参与的程度就不一样了。

初果的圣人跟四果阿罗汉,两者都看到:自我感是透过活动产生的,不管是任何种类的自我感,都是危险的,终究是不可依靠的。对任何一种的自我感,都有一种警觉,都保持距离。

但是初果的人,有十分之一的心是放在自我感里面,一只脚还在那里进进出出。因为还有这样的参与程度,所以还有一个程度的苦。不像阿罗汉,所有要依靠的冲动、需要,完全都净化了。面对所有的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」所产生出来的现象,不再会有盘据的反应,不会产生任何参与的需求。

不用觉得这样的境界太高、做不到,任何程度的释放心,都叫「释放心」。包括平常走路时,发现自己匆匆忙忙的,就可以调整。释放开匆忙、冲动,让自己更和缓,把心从匆忙中释放出来,就在修「释放心」。

再怎么忙,记得在日常生活中,常常提醒自己:做这个非常好!

「M&M」禅修法

我有位亦师亦友的老师~罗侯罗比丘,教在家人的禅修方法,叫“M&M”。他的“M&M”是:“a minute of meditation;a moment of meditation”;一分钟禅修法、片刻禅修法。在日常生活中,讲话、做事、走路…,一想到,就可利用一分钟,乃至五秒钟的时间禅修,暂时放下眼前的事。

【心念住静坐练习】

把注意力从复杂的思虑,带到当下的心境,留意一下,感知到什么?心的状况如何?就如同人家问你:“How are you?”你好吗?你怎么知道的?就是这样子!

心如果有对欲乐的饥渴,知道心有对欲乐的饥渴;

没有对欲乐的饥渴,就知道心是从饥渴感中释放出来,是自由的状态。

如果不耐烦、瞋忿、不谅解;或者是,没有那样的状况。

躁动不安、坐立不安、散乱;或者是没有那些状况的轻松与清新。

有昏钝、无聊、欠缺能量;或者是没有这样的状况。

犹豫不决或是没有犹豫不决;果敢、认真、just do it,这样的态度。

心是辽阔还是狭窄?心是感觉高昂还是低沉?有乐趣还是没有乐趣?

心是安定还是不安定?若是安定,安定到什么程度?

若是不安定,不安定到什么程度?

这是瞬息万变的,继续看,不必急着下结论。

继续看:当下的,正在进行中的心境。

如果觉得以上太复杂了,可以很简单地去留意,当下有多少的坐立不安?

光是留意这一点就好。

没有坐立不安,去看多大程度的没有坐立不安?

去品味没有坐立不安的滋味是什么?

去品味坐立不安的滋味是什么?

好好学习跟心相处,非常熟悉、深入地去体会它。

这就是你认为的自我?这就是你认为的家?一定要把它看清楚。

这就是你所有的「在乎、不在乎;要、不要」的立基之处?

看看当下的心,需要做什么样的调整?

是欠缺能量,还是能量过剩?

当下的心境中,哪一种活动是最大的负担?针对这些问题来做调整。

最简单的调整方法,就是透过呼吸。

如果心处在沉闷的状态,刻意地去感受呼吸让身体充满能量;

非常周遍、深入地在滋润着每一个细胞。

正面的能量贯注到细胞里,每一个细胞都在微微地颤抖着。

感受得到一连串,酥麻、流动的触感。

如果当下的心是能量过剩的,就采取安抚自心的方法;

把心刻意地从不理想的状况,调整到比较通畅、光亮、省力、清醒的状况。

一个简单的技巧就是:

呼吸时,特别去留意每一口气息,是如何在缓解内在的压力?

如何在消化、瓦解身体内在背负的负担感?

每一口气,都是负担感的被瓦解。

也可以透过一些特别的想:

想象慈母的手安抚着自己;想象自己的手在安抚着自己;

很温柔地跟自己说:乖!听话、不用急,耐心一点、放松一点…。

除了这样想之外,很具体地去感觉,心境上、触感上有什么样的变化。

不是只是空想,而是从头到尾,具体地将注意力建基在触感上。

看看心是否渐渐地被诱导到,比较平衡、比较好的,跟禅那相应的心境。

在细微处、小心谨慎地,让心处在最佳状况,精神饱满、警醒力高亢。

同时也是安适、宁静、稳健、充满能量的,可以跟烦恼打持久战。

谁怕谁!?你会耗,我比你更会耗!

心念住第四个技巧:释放心

所有四念住的最后一阶,都可以跟平舍心一起修。这是一个技巧。

不管眼前面对的,是什么样的心境?

可能是好的心境、不好的心境;可能是令人满意的心境、不满意的心境。

无法改善的状况,要学会平静地跟它相处,允许它发生。

不迎不拒,没有刻意要让该境界消失,只是允许它发生。

在生的该处就灭掉,让它自生自灭,什么都不用做。

只是检验:如何更放松地,跟不同种心境相处?

透过平舍心来释放,不是跟境界纠缠在一起,而是很清凉地放开来。

允许这些境界,不断地消逝、瓦解。

这里面没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作法,不要有压力,不用担心自己做得不好。

只要是尝试着用正知正念,让心能够从之前的顽固、黏着中松脱,

就是在往正确的方向努力了。

如果人不舒服,不要憋着气,不要忘了,你是需要呼吸的。

允许呼跟吸做为滋润的力量,贯穿你的练习。

吸气中,学习接纳、释放;吐气中、学习接纳、释放。

吸气中,去实验、如何降低自己黏着的程度;

吐气中,去体验、实验,如何降低纠缠;

如何更干净地跟境界相处?

如何让已经发生的,更彻底地穿透?

在穿透的过程,有没有多余的力气,在阻隔、想保留、想推开?

很干净、很通彻地穿透它。允许它的来跟去。

可以专注在目前最需要的技巧上,也可以自由地,在四个技巧之中游走。

看什么样的专注、游走的方式,更有助于安定、宁静、舒畅?

不要忘失了功课,保持正念。

记得:工作的对象是心,尽量精准地,针对这个对象做功课。

可以去留意一下,目前最障碍心的,是什么?

好比说,有的人可能第一次静坐这么长,感觉到不耐烦、坐立不安。

看看如何来调整这个不耐烦跟坐立不安?

如何让心从不耐烦的状况中释放出来?

记得释放心的动作,是现在进行式。

不要觉得够了,已经释放了,接下来没事做了。

继续!不断有新的境界又产生,继续地观察,心能否放下这个新的境界?

如何像一面镜子般,清楚地反应、照耀着现象?

镜子本身,不采取任何迎拒的动作,没有想让某些境界多留,或者早一点离开。

如果出现恍神、发呆的现象,记得那些提携的动作,让心从中释放。

如何让觉知更光亮、斗志更高昂、态度更诚恳?让注意力、精进力更持续?

需要正面、充沛的能量来提携心,随时随地知道对应、放下。

做一个「聪明人」,知道如何对应,不要儍儍地、机械性地,重复着一种专注的方法。如何让心更平衡、更稳健?即使现在做得忙手忙脚,没有关系;随着熟练,心会愈来愈稳健、听话。相信你的努力不会白费,耐心、扎实地去做!

如何保持着光明、耀眼的觉知?

同时去调整:要保持光明、耀眼的觉知,需要那么用力吗?

还有没有调整的空间?

如何让光明、耀眼的觉知不出现缝隙、漏洞,而是非常强壮、周密?

(朱倍贤教授开示于2014年台湾冬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