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念住的每一个念住,都是一个完整的解脱系统,都能够帮助我们:透过观察、架构、释放经验的某一个部分,而达到解脱。
佛陀说,他所教导的解脱法,叫做「诸行渐次止息」。从粗糙的参与,到比较高明的参与,到比较稀薄的参与,到心不需要再依附任何东西。不需要透过依靠、抓取、变成等等的方式,来获得快感,那就是涅盘的境界。它是一层一层,渐渐上去的。
一般人心行活动的状态,是跟世间贪忧有关连的。想到自己、自己的小孩、配偶…,很多的不安、算计,是很粗糙的心行,花很大的力气、很累的参与方式。取而代之、比较高明一点的~「慈心」,不在乎人家是否对我好,我只是由衷地对人好。光是这个「由衷地对人好」,又放下一个程度的担子了。当下就得到一个回馈,马上就感觉比较舒服,心是比较开的。
习惯性地运用「慈」这样的功能,将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中,心应对境界的方式,比较容易是轻柔、祥和、从容的;比较少与贪忧相关的算计。
原始佛法里,「慈心」还不是最高的,不同于后来大乘佛教所主张的:有慈悲才是大乘。相反的,慈心是比较低的,它是人天道,会帮助你更好、有更大的幸福,但还有更高的,例如「舍心」。
经典里有具体的比喻:抱着「慈」的心境对人好,这是美好的,但它是耗力气的。「慈」的感觉,一定是要透过某一种比较复杂的心行,才能够维持。好比说,你对世间的诠释法,当下你要感觉到没有被威胁。人受到威胁时,是无法有慈心的感觉的。
「慈心」是:我可以放心地打开自己、分享。但是,只要诠释、境界或心行改变了,不再能够感觉到不受威胁时,慈心就变质、无法被延续下去。要维持慈心,就像要维持坐姿,维持手的姿势一样,需要念以继念的动机跟意图。
「舍心」是更省力的活动方式,它只是接纳、了解:里面有没有多余的反应?但是,舍心是否是最高的?后代佛教讲:不思善、不思恶,或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…,认为舍心应该是最高的。但是,原始佛法讲:平舍心里面还是有依附、有动作,还是轮回。要到更高,还要发现到平舍心里面的动作。
「受念住」的原则跟技巧,就是:透过不同种的动作,制造出不同程度的喜跟乐。动作愈精细,喜跟乐就愈精细、满足感愈高。以更高的快乐、取代更低的快乐,一路前进。观察力愈精细,会发现到更深细的、跟苦相关连的动作。所以能够更大程度地放下、离开苦,取得更大程度的轻松、自由、满足感。
利根或者有良好资讯者,一开头就有可能见证到出世间法。也有很多人是带到极致、最高点,在极致中继续看,还有什么进步的空间?他会看到:只要还需要「吃」喜跟乐,就还有苦跟动荡不安;只要还需要「制造」,就是有为法。
有为法不是大乘佛法所讲的:事物是条件组合的。原始的佛陀教育,谈的统统是技巧,都是务实的。每一句话都离不开行为模式,都不是为哲学而哲学,而是为了可以做什么?该做什么?
所谓的「受」特别指的是:在每一个经验发生的那一瞬间,包括眼睛看到色,身体触碰到触感,甚至脑海中出现的念头。念头跟觉知接触的那一瞬间,有一个感受:乐的感受、苦的感受或者中性的感受。换句话说: 舒适的、不舒适的,或者是介于两者之间的。
基本上,我们内心活动的模式,是针对着受在做反应。观察内心活动的方式,在面对舒适的触感时,心的惯性就是滞留其中。会停驻、渴望,期待更多或多待一会儿,跟它互动的模式,隐隐约约就是有抓的成分在里面。对于不舒服的感觉,心一般的反应模式就是:逃避、抵抗、推开…。面对中性的感觉,心一般的反应模式,可能是无动于衷、无聊或是昏沈,等等的。
如果能够更通透地看到,不同种的感受,带给身心的冲击。把观察内心采取的反应模式的功课,深化到一个地步,自然而然就能够了解,所有的痛苦发生的原因。自然而然就能够了解,所有行为模式背后,推逼的力量是什么?如何不受推逼?
第一、呼吸之间感受喜。
第二、呼吸之间感受乐。
第三、观察心行。
第四、令心行休息、祥和。
再次提醒大家:「心行」(citta-sankhāra),指的是心理活动。好比说,有人问你:现在感觉如何?现在感觉愉快、感觉无聊;觉得精神很好、觉得想睡觉、觉得很专心…等等。当有人这样问时,去留意到:内心是什么样的活动,在架构、在影响着现在内心的状态?那就叫做「心行」。
我们不厌其烦,不断地重复「身行、心行」,因为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观念。
什么叫「身行」?为什么当下的坐姿有这样独特的触感?因为内在有些活动,包括呼吸的方法、使用肌肉的模式,与地心引力隐隐约约在抗衡的拉扯。这些动作在影响着、在制造出当下坐姿的感觉,这叫「身行」。
「心行」就是:那些架构起、影响着、制造出当下内心状态的活动方式。
受念住前两个技巧是感受喜、感受乐,为什么这么特别?这里面的逻辑是什么?受的范围有苦痛、不舒服,可是佛陀教的禅法,特别强调:要培养对于健康的喜跟乐的敏感度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大部分南传的禅观教导的是修直观,根据佛经的讲法,那不是有效率的方法。最舒适、简易,最有效率、最有能量的做法是:在学习建立更舒畅、更健康的身心环境的过程中,了解活动跟苦之间的关连。
世俗的人也都在追求快乐,可是在追求的过程,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观察:活动跟喜、乐之间的关连性在什么地方?更重要的是:没有能力观察到,所有动作的无常,以及需要耗力的极限性。因而对动作产生出出离心,不依附任何种的动作,就连对善巧的动作,内心都有一份超然、不依附的空间: 这是修受念住来通达出世间法的关键。
佛陀提供了非常多的工具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索。如果已知的几个技巧用不上手,请不要吝于发问。懂得发问,是为了自己的长夜安乐而在探寻,这是好的学习方法,这样的人是有品德的人。
一个很简单的体验喜跟乐的技巧:特别去留意,呼跟吸是如何地让人有一种提升、心量开阔的感觉。这一点都不玄,可以从很基础、很简单的地方做起。例如,有时人在苦闷,或是在一个地方久坐、闷了,会「唉~」。光是这样的「唉~」,就是一个减苦的动作,就是尝试着要舒缓内心的压力感。在动作的过程中,看到苦闷的减缓,里面就有喜跟乐。
佛教讲的喜跟乐有深、有浅,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去下手、去体会。光是能够体会到,当下的每一个呼、每一个吸,可以让精神更加明亮,知觉度更加敏感,那就叫做「喜」。好比说,刻意带着慈心~一种友善的态度来静坐。也就是说,面对境界的方法,刻意带着一种友善、微笑、同情、了解、接纳…等正面的意向。
在面对身体的不舒服感时,也可以很幽默地,喔~、就是这么一回事!你是有足够的心量来包容它,那只是大自然的现象而已。你不会因此而着恼或自责,而是很有耐心地:看看我是怎么跟境界相处?正面、积极地从中了解,心如何对不舒适感起反应的模式。例如:真好、疼痛又来光临了,又是个学习的机会!
这不是为了要有学习的机会,故意让自己痛。有舒服的经验产生、真好,又一个学习的机会,可以观察内心怎么跟舒服感互动。有苦痛的经验产生、真好,有这样的苦痛的经验,当下是清醒的,是有意愿要学习的。用欢欣的态度,去面对当下的经验,就是一种慈心。
「喜」的巴利文“pīti”,它可以从细微处获得,重点不是要得到多大的喜。把目标放在要制造出很大、很特别的喜,就很容易有挫折感、压力感。很容易产生自己修行很烂、很没有用…等的思维。不管多么微薄、看似平凡的舒畅,都能够珍惜、品味,很由衷的浸淫其中。在原始佛法里,快乐的观念就像是肌肉,愈用它、它就愈发达。世间的惯性也是如此,透过重复地练习,而变得开始懂得欣赏它。
就像小孩子第一次坐云霄飞车,可能很害怕、很紧张。对他而言,那可能是很不舒服的经验,因为他一边坐一边联想到很可怕的事情。若是多几次带他,每一次都笑开怀地给他看,一边跟他开玩笑说:yeh!真棒!我们要渡假啰!他在接触云霄飞车时的身行跟心行,是比较放松、开放、接纳的,他就容易去做正面的联想。他比较容易采用欢欣、开放的方式,来迎接这个经验。人在这样的状况之中,就会容易喜欢这个经验。
回忆起过去,你为什么开始对煮菜、爬山、种菜…等活动产生兴趣?就是因为某一种接纳经验的方式,开始产生出乐趣~乐的受。慢慢的,把乐受跟活动连结在一起,兴趣就是这样培养的。我们在这个地方,要培养对喜跟乐的敏感度。培养更高级的嗜好,要先学会高级的嗜好,之后,才有能力做更高的功夫,学会就连对喜跟乐都不依附。
但是,在这过程中,一定要非常慷慨、大方地让自己充满喜乐。尽情、尽量地浸淫在更高等的喜乐中。佛陀说:跟欲以及五盖无关的乐,不要害怕它、不要排斥它。而是要欢迎它、充分地开展它。
一个很简单的方法,分别喜跟乐的差异:可以用一种很传神的、巴利文的发音,念出喜跟乐的特质。“pīti”念成“pīti~pīti~”(音调上扬),有一种振奋、提神的特质;“sukha”念成“su~kha~”(音调沉稳),有一种爽快、深度满足感的特质。
不需要刻意地、百分之百分清楚喜跟乐,而是用自己的方式,很由衷、详尽地,去体会不同种喜乐的成就方式。这样就好、这样就是对的。
「观察心行」,在此处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意涵,是指:你是透过什么活动,在制造、在保持着喜跟乐的感觉?也就是说,你现在为什么会喜?因为你刻意地用某一种精神状况,在面对当下;你刻意地用某一个角度,在品味当下。观察那些,在产生出、在维持着喜跟乐的感觉的活动。在这个地方观察心行,看内心对当下舒适感的反应模式是什么?
有可能是体验到“sukha”,那个主观的呈现是不一样的。有的时候,想蕴呈现的反应模式,好像是猫咪,到处绕一绕、靠一靠,找寻舒服的地方。找到它感觉够舒服的位置,不是一股脑就躺下来,还要这搓搓、那磨磨,确定够舒适了,才卧躺下来。心也是如此,在面对舒畅的感觉时,也是跟舒畅感互动着,这就是「观察心行」。
如果没有禅修的基础,静坐时不知道如何培养喜乐,甚至有可能坐立不安,观察心行时,可以去留意坐立不安的用力感。坐立不安不是被动地发生在你身上,而是你必须去参与的。要花力气,才能够坐立不安、才能够制造出念头、让脑筋乱哄哄。去留意、感觉,这是一个使力、用力、冲动…。
整个佛教的解脱心法,就是:放下造成负担的活动方式,慢慢去调、调…,同样是可深可浅。
好比说,我今天要让自己欢喜,让心打开来,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:透过正面的想事情。每一次只要想到:我的老师们;我所属于的传承,是尊贵、光明、耀眼的;每一位祖师爷,都是内心彻底离垢的大成就者。要有足够的福报,才能够接近这样的人,才能够看到~原来人是可以清净,原来心是可以无瑕的。只要想到这一点,就觉得自己何其幸运,居然有这样的根器,能够被这些老师们当作是学生,这样子的教导。
当你这样想,心就会得到鼓舞,感觉到身心充满正面的能量。可是,这样的技巧是否还有调整的空间?当然有!这样子想,头一分钟精神饱满、很有斗志;想三分钟,力道就开始减弱了;想五分钟,有点累了、厌烦了。所有的动作,都有这样的特质。
佛教讲的架构法,是因为意志在维持。意志需要用力,所以没有办法无止尽地延续下去。任何种的执着、自我感,都是如此。看到这一点,自然就离了,不想再这样下去。有更轻松的静坐方法,不必要忆念我的老师,而是更单纯地跟当下相处,那是更节省能源的安住之道。这就是一种「心行休息」的具体例子。
如果觉得这个例子,无法衔接平日静坐的方法,还有呼吸的方法。光是呼吸就可以体验到喜乐。在呼吸里,调整呼吸制造出喜乐的方式,能否更省力?去揣摩,如何是更有效率的呼吸方法?好比说,一开始时,吸气、吸进气流,精神为之光亮~喜。每一次吐气,感觉舒畅,感觉体内的负担、忧恼,随着气流瓦解掉。
透过探索、观察,发现:我真的需要这样子,才能够制造出喜乐吗?能不能连这样的力气都不要花?就只是坐在这里,全身近乎无力地,允许气流从毛细孔进~出~。如果觉得这样还太深,怎么样可以是更轻松、更省力的呼吸法?
随着更省力、更轻松,发现喜跟乐,变得更深邃、更满足了。即使喜跟乐消失了,都没有关系,接下来的宁静,是更深邃的休息、更大的乐,那是另外一种乐。
就从这样的角度,去修学受念住。
静坐之前,先拉拉筋、做几个深呼吸。
在做暖身运动的同时,把心从世间、复杂的,担忧、不足的状况,带回到当前简单的触感:肌肉的使用,呼吸贯注、充遍身体的每一个角落。
觉得刚才讲的技巧都听不太懂,就算整个静坐的过程,都在调整坐姿,那也都很好。去观察:坐在这个地方,在呼吸的身体,当下具体的感觉。
透过这样的触感的观察,去调整坐姿。
记得我们之前提到的,腰椎自然的幅度。
什么样的坐姿,允许呼吸的波浪,更无碍地扩展到身体不同的角落?
可以同时进行第一跟第二阶,在呼吸之中,探索、品尝不同种程度的喜跟乐。
可以是非常简单的,把复杂的心简化、带到当前的触感来;
然后,安住于正在放松中的身体。
光是这样做,你可能已经感觉到,身体内在的酥麻感。
可能感觉得到,当心如此地安住、休息,内在的细胞就活络了起来。
甚至可以透过一个转念、一个思考的角度:何其有幸啊!
跟一群认真追寻佛法的朋友们,在一个屋檐下,彼此祝福、相互支援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用功,如此的感激、知足!
光是这样子,就感觉到心窝打开来了。
也可以用慈心伴随着呼吸,每一口气的吸进跟吐出,都是善意的展现:对世间的祝福、对自己的祝福。由衷地希望自己好、希望这个世间好。
或者只是观察,气流跟身体摩擦的部位,不只是鼻根、鼻腔、气管;
去留意当下,很多正在流窜的能量,跟身体摩擦那瞬间,那火花出现的滋味。
每一口吸、每一口呼,好像在身体内在推拿、按摩、挤压。
那挤压是舒服的,让内在的循环更通畅;相对于挤压的,是舒缓跟释放。
在挤压跟释放之间,去品味提神跟安适的滋味。
告诉自己:这是好的!
愈熟悉、愈练习,锻炼起这样的肌肉,修行就会强而有力。
即使觉得自己做得不好,也不要气馁、不耐烦。
要知道,不耐烦跟气馁是喜跟乐的杀手。
重点不在于自己做得多好,
而在于:继续保持柔软的态度,耐心、恒心,重新开始。
随时去体会,很有耐心的那一剎那,就有喜乐。
进而探索,光是有恒心,愿意重新开始;
那种笃定感、扎实感、踏实感,就有喜乐在里面。
到处都有喜乐,只是看你能不能去发现、去品味?
鸟叫声发生的那一瞬间,就有喜乐;
鸟叫声消失的那一瞬间,就有喜乐。
呼吸正在进行的时候有喜乐;
呼吸在休息的时候有喜乐。
假如喜欢这样的技巧,可以专心的、继续做这样的技巧。
如果不喜欢、使不上力,就换技巧、调整技巧。
或者,接下来实验第三个阶梯~观察心行。
去留意:心现在在做什么?
假如是正确的在用功,心就是:
正在品尝喜乐中,正在透过某一个角度,在发觉喜乐中。
正在品尝喜乐、浸淫喜乐,正在跟喜乐互动,正在跟喜乐做太极推手中…。
心现在在做什么呢?
不必做到百分之百的好,不必设立不切实际的目标。
只要有在尝试着了解心的动作,就是正确的用功了。
不用担心了解得多深入,每一个脚步,都只是扎实的,依目前能力所及的去进行。这样就对了,这样就是好的!
可以一边观察,一边进入第四个技巧,它都是建立在前面的基础上。
但是,不用那么复杂,而是更省力地跟喜乐相处。
好比说,心打开来、身体舒适了,需要很用力地滞留在其中吗?
还是很放松地,允许舒适的感觉生起跟消灭?
不要拖泥带水,跟它们不断地拉扯。
好比说,真的需要那么饥渴、迫不及待地把那一口气吞下吗?
还是可以更充遍、更从容、更徐然地让这股充沛的能量,滋润身体不同的部位?
佛经里说,最省力的心行是「平舍」。
就是觉知到现象的生起跟消灭,内心没有多余的反应。
没有想要跑过去欢迎它、拥抱它、保留它;也没有想要排拆它、赶跑它。
只是很放松、很省力地面对喜乐跟宁静。
什么是更省力地跟喜乐相处的方法?
在四个技巧里,觉得哪一个特别容易上手,是眼前的心特别需要的,可以专心地做那个技巧。或者,可以自由地游走,去探索这几个技巧之间,如何相辅相成?
如果禅坐比较困难的朋友们,可以去留意:
心是如何跟不舒服在挣扎?
如何调柔用力的部分?
放下、减低对不舒服感的抵抗,去看到抵抗、排斥本身就是压力、用力。
当抵抗、排斥减低了,压力就减少了。
去体会什么叫做「允许」不舒服的发生。
(朱倍贤教授开示于2014年台湾冬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