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舍心——出世间法的桥梁

发表时间:2016-03-08 14:41:56
阅读:Loading...
分享到:

 

(朱倍贤教授2014.7.27skype开示)

【静坐练习】


        一般参加外面的禅修,常主观地认为,静坐需要采取某种特定的模式。这些预设的观念,常隐隐约约地局促了我们呼吸的方法。现在,我们刻意地摆脱一些既定的模式,直接地透过感觉,去调整身体的姿势。让内在开通,让气血能量循环更充分、更没有阻塞。允许吸气、呼气滋养全身,帮助自己尽量放松。用高度警醒的呼吸跟坐姿,在内心感觉跟检查:如何让身体更端正、警醒,更从容、更缓冲。

        不必刻意地以意导气、把气带到全身,只需在心里面了解,此时此刻,全身的每一个部位,都被吸气、呼气的养份充分地滋润着。所以,不必要刻意将吸气、呼气推挤到身体不同的部位,只须留意身体不同的部位,在当下是如何被呼吸滋养着。这样的呼吸方法,是很轻松、很舒适的。没有刻意的挤压,是打开了心跟身体,带着品尝的态度,去品尝当前的这一口气,它是如何地滋养身体不同的部位。很具体的能量提升的触感,很具体的紧张感被化解的触感,直接在这个触感上去观察呼吸。

        张开眼睛之后,根门接触境界时,尝试保持着刚刚在练习时的清新跟安住当下。即使一边在说、在听、在讨论、在思考,但是,有一部分的觉知,还是很从容地安住在这样的触感上。(请大家缓缓地张开眼睛)
 

【开示主题:平舍心—出世间法的桥梁】


        佛陀说法,常提到「世界」,经常引用「世界」这个观点,来解释「四圣谛」。例如:观世间之集起、观世间之灭。所谓的「世界」,是指心跟境界互动的模式。因为这种互动的模式,而呈现出来的主观经验,包括「苦」跟「乐」。要讨论苦跟乐的问题,与其去探索物质的或科幻的世界,更直接的方法,是去探讨佛法心理意涵的世界。这样的世界包含:我们的心如何介入眼前的世界,我们是采取什么样的角度和视野,觉知事物时,觉知的质量如何。我们在跟境界互动时,不管是什么样的模式,是拉、推,或是保持宁静、平舍,这些动作都不断地在架构我们的世界。

        例如,同样处在这个公园里,每个人心里架构的东西都不一样。有人留意到正在慢跑的女孩或男孩,有人留意着他们的肢体或身材;有人看看对方再看看自己,感觉有点自惭形秽。有可能看到对方、再看看自己,对自己的身材感到得意,或者你留意到的是风吹着、阳光照耀着身体的感觉。也有可能你留意的是空间感,是大自然生物跟生物之间的互动关系。随着所留意的事物、心里好奇的点、以及撷取快乐的来源的不同,我们不断地把心调整到,能够满足我们的快感跟好奇心的事物上,这就是世界造作的过程。这个过程,有心的活动,也有身体的活动。

        在心的活动上,随着五根不断传递进来的新信息,叫唤起不同的记忆。搭配着对眼前这些触境,所产生的不同的连想跟诠释,这种种的意念形成了内心的世界。身体的部分,从内到外每一寸肌肉都在对应着,当下的舒适感与不舒适感,或是触境的感觉,因而产生出紧、松、推、拉、维持等等不同的使力方法。身体部位所产生的不同的使力,又再产生出更多其他的感觉。这些感觉,有可能再度成为心找寻食物的来源。我们的心就这样一层层的,一直在跟外界制造出新的苦乐的状态。
 

如何从世间通往出世间?

        佛经谈到「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」等不同的世界,不外乎是由不同的心理活动,所组织出来的不同的经验。佛陀教导的解脱道,是从比较粗糙的世间,上移到比较精细的活动方式,最后达到出世间。从粗糙的世间达到比较精细的世间,第一步是远离世间贪忧,这也是「平舍心」的起步。佛陀形容「平舍心」是跨越世间的一个重要因素。「平舍心」是指面对身心不同的活动时,能够很如实、很超然、很泰然地观察而不卷入其中。

        一般人在面对心理跟生理活动时,会情不自禁地卷入其中,因而延伸出贪瞋痴,也因为这些活动,而衍生出更多复杂的故事情节。「平舍心」是最初步的出离心,帮助心不再随波逐流,不再沈溺在内心爱恨情仇的波浪里。「平舍心」有能力让心暂时跳开来,能够有起码的客观力,观察眼前是什么样的力量在促成活动。能够看清活动的方向、质量,以及活动所产生出来的滋味跟效果是什么。
 

达到平舍心的第一步:要远离世间的贪忧

        在面对这些经验的产生时,不把重点放在计较个人过去或未来的得失,因而产生出更多的计划与懊恼,以及更复杂对未来的憧憬等等现象。暂时把贪心跟忧虑搁置,看到视觉、听觉的经验是如何产生跟消灭,乃至触觉、意识…等,是如何产生跟消灭,这就是平舍心最基本的修为。

        在日常生活里的禅修,有时重心是在增强、加深、锻炼、保持我们的平舍心,所以用功的方向跟取向就会不一样。有的时候是善用平舍心,做如理作意、如理思维,也就是有一个正确的视角,能够帮助我们透过视角来观察经验。例如:观察眼前痛苦跟快乐来源的经验世界,到底是无常还是永续的状况?在这个经验呈现出来的世界,心应该如何安住?该安住在何处,又该何去何从?也有可能观察到的是,眼前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。眼前这个美好、舒适的世界,有可能是你刻意营造的,因为这些内心的用力和造作,而产生出当下这样的境界。任何意志所产生出来的世界,可以当做自我吗?可以当做是一个可靠的家吗?有可能观察到的是平舍、接纳,这种心境是不是意志力所维系的呢?这些都是禅观可以提出来的,有可能是如理作意观察的对象。

        佛陀在世时,有一位罗卡帕拉比丘,他曾经遇到一位国王。国王问他:「你看来年纪这么轻,身体也很健康,家人也都健在,为什么在人生看起来都很安稳、舒适的情况下,你会选择出家?」国王的主观认为,人只有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出家。例如失去健康、财富、工作、家人…。

        罗卡帕拉比丘回答国王:所有的世界都被吞没中。不管你所追求、所把持的是什么样的情境,是什么样的内心世界。那种幸福感、安稳感,分分秒秒不断在流失。所有的世界都是不足的,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要求,永远无法提供给我们所有的乐趣。这就是世界的特质,它是无止尽地追求和再形成,无止尽地在寻找接下来的目标。「我要变成什么,我要再向怎么样的方向用力…」所有的世界都是渴爱的奴隶。整个世界动力的来源是,心依凭着不同的位格,不断制造出不同的自我与不同吞食的食物,永远没有一个穷尽的点,无法到了一个地方,从此就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。

        因此佛陀说:解脱的心是无有方所。「方所」就是没有一个所在,「自我」都是有一个所在,所以人家可以问:你在哪里?你可以回答:我在一个幸福的婚姻里,或者我正处在跟家人不断争执的处境中;我现在在美国、我现在在台湾…。一个解脱的心,面对着眼前生生灭灭的境界,不会钻进去,把这些演戏的戏服当作是真正自我定义的资粮。解脱的心不会百分之百的把快乐感、幸福感寄托在某一个位格或方所里,因此,当某一个方所或情境改变了,解脱的心不会因此产生贪跟得失。

        换句话说,一个解脱的心是完全独立于世界的,不需要依附在任何的世界,不需要世界来定义自我。一般人是透过世界来定义自我,例如我拥有什么,有哪些东西是被我控制的。由此产生我有钱、没钱,比人家强、比人家弱、比人家棒、比人有才能、比人家糟糕…等自我的定义。也透过自我来定义世界,例如自认是英俊潇洒的人,在海滩或公园里留心的,就是能够提供给英俊潇洒的自己能够消费的食物来源,可能是美丽的异性,或者是正在欣赏你的英俊潇洒的对象等等。

        在修行之前,所有内心的动作(所产生的动机),基本上是被无明所制约,都是为饥渴所推逼,都带有渴爱在里面。一个解脱者能够看清所有内心参与的动作,以及所参与的控制,而不再有无法放舍的焦躁和抓取。
 

「平舍」是世间通往出世间的桥梁

        要能够体会到如此解脱的境界,第一步要做到平舍心。平舍在佛教的传承里,被称为「世第一法」,是世间通往出世间的桥梁。在没有达到出世解脱之前,最起码要能够看得到:平舍在帮助我们放下很多没有必要的控制感,帮助我们在面对心的动作产生时,不会立刻钻进去,心不会反应式的从中制造出我慢来。

        证得初果的圣人的一个特质是:很清楚的认知「我慢」的感觉是什么,内心大部分的倾向,都是如何出离我慢。一个初果圣人用功的方向,是持续在日常生活所有的经验中,不断地找出我慢是如何的产生跟维持,进而透过修行,将念念之间的我慢出离。

        修行时,可以在「我慢」生成的不同阶段去观察它、认识它,有的时候是在起心动念、心还在骚动之间,有可能可以看到我慢是如何在形成。有的时候,看到注意力转到视觉、听觉…,那瞬间,看到我慢是如何地产生。有可能在这个地方发现我慢,也有可能在这个地方出离我慢。也有可能是心在抓取眼前的触境当作我、我所时,或是当心陶醉、迷恋在某一种经验中,或者心对某一种位格感到沮丧、疲累,要把它放弃掉…。每一个过程,都是修行契入的点,除了破除我见,更能够进一步把所有的我执都断尽。

        在日常生活之中常常去留意,所有会成为我慢的对象的东西,它们都有不讨喜的特质。佛经教导我们,可以从无常、苦、没有满足性、非我、非我所的角度,去看待我慢。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客人、客尘,看成是生病的现象,从如痈、如病、如贼、如杀等等不同角度来切入。不管从什么样的角度切入,重点都是在看清楚,所有的执着对于帮助获得快乐的目标上,是多么枉然的动作,心对我执产生看穿、看透,不想再瞎耗下去的厌离感。

        一个临终的人如何自处?如何放下?有一个比较粗浅的放下,是去看到亲昵的家人、朋友等,都是暂时业力聚合的对象,目前都需要放舍。能够心无挂碍地放开所爱的家人,这是一种程度的解脱,能够帮助你升到某一个程度的天界。不同种的天界,是由于心体会到不同的幸福,知道如何用更高明的方法,使得你能够到那个天界去轮回。有一部佛经讲到:如果临终前想到四天王天的美丽跟富足,对比眼前世间的不足,你的内心会有一定程度的宽怀与放下,就比较有机会升华到四天王天。如果要往比四天王天更高一层的天,例如焰摩天,就要能够看到四天王天的过患并放下它,向往焰摩天,乃至他化自在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。

        最终要如何才能出世间,要看到任何一种形式的出现,不管你如何运用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的经验来定义你自己,其中都没有真正稳定快乐的感觉。心不再试着去连系任何因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所产生的「我慢」的感觉。六根触不再生起一个「能看的自我」,一个需要去「保护跟囤积」的自我,心不再驻扎其间。看清这点心就无有所住,没有任何一个人、天、饿鬼…的轮回道可以系住你。其中不再有任何一种状况,能够提供你所需要的食物,你不再渴望以任何的形式再出现。绝对、无条件的自在,没有定位…,不再有会出生在哪、会在哪里死掉等疑,这就是「出世间法」。
 

【问答】


问:「世间」是我们对外境的认知,有时指的是物质的世间?

答:去分别物质的世间或心理的世间,是没完没了的问题。例如,我们认为的物质的世间,可能有红、橙、黄、绿、蓝、靛、紫等不同的颜色,乃至黑白。可是我们所知道的小狗所看到的世间,它的颜色是黑、白、灰色的,哪一个才是物质的世间?也就是说,若从哲学角度来探讨,就连视觉神经、听觉神经…,这些地方呈现出来,我们认为客观的物质的世间,其实也都跟心发生了关系,才会产生某一种特质来。

我们认为的客观的世间,都已经是取角过了,为什么世间有那么多的讯息,我们只能用五个感官来了解它?因为这五个感官直接跟生物进化中,自我的延续机制有关。并不表示这个世间真的是由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等六尘所组合成的,这只是人类主观世界呈现出来的,在我们的共通语言里有类同的地方,我们就把类同处讲成是客观的东西。

举例来讲,我们两人之间有张桌子,身后有棵树,我们都同意这一点,我们称之为物质的世间。实际上,纯粹从禅修的角度来看,那也离不开一种经验的呈现,但这个在哲学的角度上是没完没了的。佛陀说法取角的重点,与其去辩论什么是物质、什么是心理,不如直接去探索什么是跟我们的苦乐相关连的。什么样的东西,是我们在经验上能够直接觉察到的。

有的人是因为目标不同,会去分别物质跟心理。物理学家、化学家、生物学家,各有他们的目标,他们可以用经验的范畴来归类跟研究。但是做为一个以「彻底离苦」为生命终极目标的禅修者,所注意的方向跟科学家们就不太一样了。佛陀关心的问题是:这个认知在什么状况之下对我们是有帮助的,什么状况之下是有害的。佛经中比喻的鱼:世间的水不断在蒸发,鱼快要被干死了,佛陀是直接在对治「安逸感」,也就是「我慢」。我慢呈现的方式,是心对眼前落脚的地方,有一种错觉的安全感,以为这是可以落脚、扎营的的地方。它沈迷在这个点上,不断地投注时间、心力去玩味。

马的身上常会有苍蝇一直去叮它,马必须不断地摇动尾巴去挥赶,它身上的肌肉也不断地抽动好把苍蝇弹开来。对马而言,它可以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现象,所以不知它是苦,佛经就以此为比喻,来形容世间的苦。如果没有留意到一直在挥动尾巴、抖动肌肉好赶跑苍蝇,这样的动作是用力的,你就会习惯甚至麻木。麻木并不表示不苦了,马受到苍蝇叮咬时,会躁动不安,但它不知道有更好的状况。如果你看待世间,就像看到鱼在快干涸的泥沼里,等于是帮助你留意,原来你的心经常被不同程度的境界轰炸着。留意到这一点,忽然之间,心有一个更高程度的幸福和安稳的可能性才会出现。

佛陀特别强调观「无常、苦、非我」,观「常乐我净」都是颠倒的,佛陀并不是在做哲学的争论。后代的佛教徒不知道这一点,所以去跟印度教的学派争论。这些学派的意思是,世间有一部份是常的、一部份是无常的,后代的佛教哲学家,包括很多后代认定的大菩萨,他们常都在做这种无谓的形而上的争论。目标是在证明世界上一切都是无常或空性的,没有一丝一毫是常的、我的。印度教教徒的回辩是:怎么可能呢?世间如果没有一点点常、一点点我,谁又知道无常?一切如果都是无常,就不可能知道无常了。这些佛教哲学家跟印度教辩来辩去,实际上都是在辩论本体论的东西。这些都是佛陀认为戏论、搁置不谈的。

佛陀讲无常、讲非我,主要是讲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视野跟取角,才能够松动我们的我慢。最终还要能看到连无常想、非我想,都是造作、都是因为你的意志产生了,才呈现出来的情境。


问:平舍跟忍耐的界限跟差异在哪里?

答:平舍跟忍耐的差异就在「用力的程度」。不必要把平舍当成是固态、既定、绝对的状况,而是将平舍当成是一种努力的方法。平舍用力的方式是:发现并放下多余的用力与不恰当的反应。不断地努力放下、重新出发,平舍是一直在做这样的抉择。不要把平舍当成一个具体的境界,当达不到平舍的境界时,你会有挫折感,当你达到平舍的境界时,又很容易产生我慢。

比较善巧的方式,是把平舍当成是努力的方法,而不是一个既定的目标。平舍可以念念之间一直修,修到后来你可以反观到平舍还是一种有为法,它只是通往出世间的一个桥梁。为什么它还是有为法,因为里头还有造作,把造作当成家,会有不安稳感跟得失心。

平舍有很具体的用功方式,佛经里,平舍跟正知正念是连在一起的。平舍的当下,很清楚地知道哪一些反应跟用力是多余,是可以放下的,哪一些是需要承担的。心更安定、进入更高的状况时,甚至这一种分别心跟取舍心可以放开来,进入一种更深、更凝定的境界。在这种更深、更凝定的状态下,你还可以观察,在经验境界时,心有没有产生拉扯的动作,心有没有一直在用力,有没有看到、看透、产生出离心并放下它。

平舍跟厌离是不需要互相抵触的,但是在禅修上要把工具分清楚。它们是有这样的差异:平舍有很大的接纳、包容跟安住,厌离心有很强大的动力是要放下、背舍某一个东西。厌离心的感觉,例如心会想要跟不善巧的境界保持距离,甚至想抽离,这就是厌离心的感觉。至于要不要去区分平舍跟厌离的感觉,要看情况。


问:请问禅修应采什么样的坐姿?

答:平常打坐姿势并没有定论,假如双盘带来的是障碍,你觉得那是一个很难克服的挑战,那就不用双盘。最重要的是,有没有某一种姿势能够让你很放松、很清醒,不会危害到健康。像有的人用某种姿势坐久了,气血会阻塞、肌肉关节会受伤,这样的坐姿就是不适当。若某一种姿势,能够维持长时间(例如一个小时),你都能够觉得很轻松,身体的酸痛不是无法化解的干扰,基本上,那会是理想的坐姿。

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,如果你在训练自己坐双盘的过程,愿意多做一些瑜珈术或是伸展,双盘、单盘都是一种拉筋,有助气血循环,对身心都是有帮助的。做这方面的训练都是好的,但目标不要定在:要达到什么样的理想坐姿。如同平舍心,不要把它当成是一个目标,而是当成一种锻炼的方法跟过程。在坐双盘的过程,有没有感觉肌肉筋骨更柔软,而不是要求自己像照片里的禅修者,四平八稳的坐姿。任何时候,不同的伸展、拉筋、锻炼都是好的。


问:请问如何回观、检验自己是否如实地走在出世间?

答:检验的方法之一,就是我们有没有愈变愈好?执着愈来愈轻,愈来愈好相处,忧悲、恐惧、放不下、神经性的紧张,愈来愈减少,道家名之为:为道日损。

佛陀的说法更为精辟:看心还有没有在累积,或是不断在放下?为人愈来愈谦卑?当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或缺失时,反应的模式有没有改变?走在出世间道路上的人,基本上对善良的事物是自然相应的。当别人纠正自己、指出自己的不足时,由我慢延伸出来的反抗情绪,会随着果位的升高而降低,内心的自由度会增高,被局限的部份愈来愈少。

佛经上说:证得初果,大部份的遮障都已经化解掉了。佛陀说:初果断掉的烦恼,就好像大公园里的土,还会遮盖初果的烦恼,就好像是我手掌中的土。从很务实的角度,真的明白什么是我慢,你判定自己(我慢)的标准会是务实的,都会跟戒、善有关,不会跟自我合理化有关。有的人修到后来认为:「我」体验到多么光明磊落的佛性,「我」变得多么利害、潇洒自在,「我」不怕死了,不再…。像这样的成就,都是世间法的成就,佛陀讲的出世间法的成就,都是跟我慢相抵触,会直接去消磨我慢的。当你回观修行的方向时,重点是放在:还有什么苦未断?还有什么不足?你的注意力不会放在:我成就了什么。佛法这条道路不是在成就、囤积,或是建构起更完美、更崇高、更广阔的自我状态。


问:修平舍已经一段时间,却还无法抽离境界,请问该怎么办?

答:第一要清楚平舍心是非常简单的,一念就可以达成了。它只是一个努力的方法,你只要在眼前这一念提醒自己:放慢一点、不要一直追着念头跑,不要钻牛角尖的看事情。光是这样的练习,已经在平舍了。不要把平舍想象成很高超,认为自己没有修行,日常生活又那么的忙碌,有那么多不好的习性,要怎么修呢?

平舍心就是一念之间,只要有正知正念、愿意往那个方向,你已经在修平舍了。当你在修平舍的那瞬间,立即可以感受到质变,冲动感会降低,更有能力抽离盲目、神经质的响应方式,甚至注意到神经质的反应力道降低了,那当下就是有平舍了,应该感到庆幸。平舍就是在念念之间去品味、加深,不要让平舍变成生活另一个压力的来源。把平舍想象成随时随意可以度假,如漫画中的如意门,门一打开、脚一跨入,就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了!

有正知正念的人,一直在磨刀、磨剑,一直在琢磨什么样的力道是更省力、更有效率的。随时随地在练截拳道:如何用最少的力量,在最短的距离内,打到敌人最关键的要害。这样的取角,就是用「四圣谛」的取角在看你的活动的方式。你会看到自责心里面,哪一部份是过多的用力,哪一部份只是增加你的焦虑和压力,是没有用的,有哪一部分的能量,是在加深你的惭愧心,是有用的。

惭愧心不是罪恶感,而是对于自己的过失、我慢与我执的警觉,对修行很有帮助的。中国人对惭愧的翻译,让人连想到的是面红耳赤、是羞惭的,心里一直很懊恼,那不是巴利文的原意。惭愧的巴利文原意直接跟警觉力有关。见到小小的不善也生起戒慎警觉,深知小恶的姑息就是在长养长远的灾难。一个没有警觉力的人,会让自己跟罪恶搅和在一起。这样的人对于执着没有警醒力,这就叫没有惭愧心。要看到心的发生,什么地方是善巧、有帮助的,让内心用力的方法,愈来  愈有效率,愈来愈省力,愈来愈精准地拔苦与乐。


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