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.01.27【不要安逸于觉知或平舍】

发表时间:2019-01-19 15:14:36
阅读:Loading...
分享到:
2018.01.27【不要安逸于觉知或平舍】




朱倍贤 主讲
 
今天的主题是「不要安逸于觉知,不要安逸于平舍」。
 
在开始禅修之前,可以先做一点简单的伸展运动,利用深呼吸和运动的时间,开始系念于现前。佛经里面有很多在安静之中专注地听佛法,而得到大利益的具体实例。所以请大家接下来仔细地听对这个主题的解说。
 
大概当今禅修最常听到的教诲,最常听到的修行方法,就是「活在当下」,就是依止着觉知、观察着当下。这样一个简单的技巧,能够帮助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之内,省下多余的力气,省下多余的思考,省下多余的反应,直接对于当下的了知,而得到安定。藉由这样的技巧而发展出来的心理特质,叫做「平舍心」。
 
平舍的滋味是省力的,平舍的滋味是对于当下的境界减少了迎、拒。佛经里面有时候用另外一个术语,叫「厌不厌俱舍」,就是讨厌跟不讨厌都放下来了。对于眼前正在发生的境况,不管是令你欢愉的,或者是令你不欢愉的;令你舒适愉快的,令你不舒适愉快的,你都能够安忍、省力、单纯地观察。这样的一个特质,在禅修中的发展是对自己有极大的帮助的。但是,往往我们在当今的禅修教诲里面,只听到这个部分。我们以为修行的绝大部分,或者甚至是佛法修学的道路,最具有代表性的修行方法就是这个「厌不厌俱离」,就是这个「依止着觉知」,就是这个「活在当下、只做观察、不做批判」。
 
但是如果这样子以为的话,就会误把一个实际上是很初阶的工具,当作是佛法道路的全部。如此一来,虽然你是经年累月,花了非常多的时间,在培养对于境界不迎不拒,在境界之中安住、觉知着当下,但是很难有将自己导入出世间解脱的契机。那个关键就是在于:佛陀说,我们之所以情不自禁地轮回,那个轮回的后面,有一个最根本的、最基础的促因。佛经里面佛陀常常用「刺」这个字来形容,也就是说,在心里面好像嵌着一根刺。那个刺在心里面,如果没有完全地把它拔除,你若不能够清楚地认知它,它就会不断地去推逼出新的动作来。
 
这个「刺」,佛经里面用很多不同的术语形容它,有的时候叫做「爱」,有的时候叫做「贪」,有的时候叫做「渴爱」,有的时候叫做「欲」,有的时候叫做「被无明熏染或者污染的动作」,或者是「行」。不管它的词汇是什么,它基本的意思就是:你的心对于境界,尤其是五蕴,有着一种根深柢固的喜贪。这个「喜贪」这样的一个刺,在一般人的心中是很难被觉察到的,它具体展现出来的风貌,差不多就是:对于五蕴,这些身心的现象、活动,有一种饥渴、亢奋,对于未来的五蕴能够带来什么东西,有一种欣仰、寄望。
 
这样子的一个刺,是没有办法光是修厌不厌俱舍,光是修觉知当下,就能够拔除的。在佛陀时代,有名叫阿利陀的外道曾经跟佛陀讲,他禅修的方式就是厌不厌俱舍,就是对于舒服的不执着,对不舒服的也不执着,只是觉知当下。佛陀当时纠正他的修行方法,藉由那样的机缘,教导了他十六胜行。不管是十六胜行,或者是其他的修行方法,它的关键在于出世间的转机。这个「出世间的转机」,具体的作法要怎么做呢?我们要怎么样从「觉知」这样的技巧,转向出世间的解脱道呢?因为你若没有做这样的转换跟提升,就算是长年、耗时地去培养觉知力,长年、耗时地活在当下,以原始佛教的立场来讲,那是连证得初果,连入流的机会都没有的。
 
许多人在这样的功夫里面耗费了许多的时间,不知道这里面解脱的关键。最后,修学平舍能够得到的有限的好处,就是变得比较淡薄、变得比较淡定,似乎世间的一些粗糙的欲望减少了,他就误以为这些淡薄、淡定,是内在深处的慢跟爱断除了的现象,实际上并不是的。如果你要把内心深处的那根刺剔除掉、根除,你必须要做到以下的其中一点:好比说,你要能够对于心所会盘据、喜贪的所有现象,像是五蕴,培养透彻的厌离、离欲、灭。或者是,你要能够培养出能够觉察得到那个「爱」、那个「渴爱」、那个「喜贪」,那个由无明熏染而跑出来的活动。有能力去观察到这一个,去观察到这个执着的冲动本身,然后,对于这个执着的冲动本身的降伏、剔除。
 
不管你用的是什么样的方法,简单来讲就是:尽管现在的世间流传的佛法,大家很频繁地在谈「直观ー直接观察」这样的一个修行方式。但是实际上「直观」这样的词汇,在佛经里面是完全找不到的。佛陀用的词彚叫「如理作意」,如果用英文来理解就是:佛陀从来没有教过“bare attention”,佛陀教的是“appropriate attention”。佛陀没有教过直观──直接观察、单纯地觉知,佛陀教的是:在知道修行的原理之后,能够把觉知导向恰当的方向。如果没有把觉知导向恰当的方向,培养起所谓的如理作意,而只是漫无目标地活在当下、培养觉知力,那个「觉知」所觉知到的内容,有可能是无限复杂的,可能跟解脱的契机是完全扯不上关系的。
 
我们用具体的例子来解说,什么样叫做「如理作意」。如果你发现到内心因为对于某一种美感,对于某一种浪漫的情境,对于五蕴有某一种幻想、有某一种期盼、有某一种亢奋,你去针对性地对治这样的一个情形。透过观察过患、降伏无明,透过降伏无明所熏染的动作,这样的一个针对性的觉知,就叫做「如理作意」。所以觉知不是导向当下而已,不是只导向五蕴而已,你要知道导向当下、导向五蕴的哪一个部分。要导向正确的部分,才能够有机会把心跟五蕴连在一起的那个连系点,把那个被绑在一起的枷锁分解开来。要把注意力导向正确的地方,才会有能力去发现到五蕴的过患,甚至修行到了高的果位,做的功课也都还是「如理作意」而不是直观。
 
好比说二、三、四果的进程,一个重要的区别,就是在于对于涅盘的清楚认知,对于那个不死的元素清楚地认知。你要能够知道,哪一个部分是内心去攀附,内心被饥渴感所遮掩,而形成出来的轮回动作;哪一个部分是那个饥渴、冲动、动作止息之后的清凉。这个清凉,会因为你正确注意力的导向越来越认识它,而知道除了有为法的熄灭之外,另外有一个不死之境,另外有一个不死的甘露境界。那个甘露境界,佛经里面把它形容为「没有着地、没有物件」的意识。它像是光线,这样的光线没有落脚的地方,不被任何的事物所抓取,也不抓取任何的事物,佛经用这样子的言语,来形容体验到涅盘的心。
 
所以每一个阶段都知道,我们在当前这个阶段所应该要修的如理作意,不要人云亦云地去相信觉知,或者是厌不厌俱离这样的修行方法。举例来讲,如果眼前你是一个刚开始修学禅修的人,你的如理作意是很具体的导向,像是:你的动作善巧吗?你行、住、坐、卧的方式是从容的吗?你讲话的方式是真实的、有益的吗?你内心所产生出来的念头,是有建设性的吗?是多余的吗?是喧闹的吗?还是,是精简,有助于增强喜乐、平舍、安定的念头?是有助于帮助你变得更聪明,知道哪个部分该放下,哪个部分该承担,那样子的念头吗?
 
这是你如理作意该注意的地方,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,只是觉知、只是活在当下。觉知只是手段,是为了更高的利益,如果你知道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,你的短程目标、中程目标、长程目标分别是什么,你就会知道怎么去运用你的注意力。让这个如理作意,是能够将当下的注意力,跟短期的目标合辙、跟中期的目标合辙、跟长期的目标合辙。
 
长期的目标,其中的一种讲法,就是把内心的那一根刺剔除掉,所以检查看看,你的禅修是不是导向这样的一个关键、导向这样的一个层次。要不然,把宝贵的人生,把宝贵的禅修机会,去修到了一个不思善、不思恶、厌不厌俱舍,内心平舍淡定、充满觉知这样的状况,就自以为满足,那损失真是太大了。
 
我们用一点点的时间,来品尝一下平舍的感觉是什么。首先,你要有的一个观念是:原始佛法里面讲的平舍,从来就不是不做批判、只是观察,佛经里找不到这样的文字。这样的文字,是在十九世纪、二十世纪初的时候所新发明的。它是结合了大乘的思想,结合了西方“new age”的思想,结合了浪漫主义的思想,被开创出来的。实际上,它跟历史佛陀的教育是没有关联的。佛陀所讲的平舍,一直都是有评估跟抉择的意味在里面。首先,当你要培养平舍心,你要先做什么样的评估?你要先知道,我们人的力量、力气、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,所以你要保护、要珍惜你的时间跟精力。你要知道不要把时间跟精力,浪费在那一些难以改变、无法改变的,或者是花费在那个地方,却没有得到利益的。这是最基本的一个分别。
 
所以好比说,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,你知道抱怨、过度反应、恐惧、僵硬这些反应是于事无补的,所以你在这个地方知道怎么样淡定、知道怎么样放松,知道怎么样在冷静之中,继续地用自己的聪慧来应对境界。在同时,你也知道眼前的这个突发事件,需要你采取一些应对跟动作。你会懂得怎么样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,贯注在有建设性、有帮助性的动作上面,这是最简单的抉择。
 
平舍的另外一层抉择,就是在于认知到平舍还是一种动作。它是一种应对境界的方法,虽然你在当下是省力的,是相对而言安住的,是没有多余、过度的反应,是在冷静地观察着。可是应该要提醒自己,就连这种省力的状况之中,心行还是在发生着,也就是说,这个看起来省力的境界,背后是还有意志力在支撑着。像是一边在平舍着,内心一边在做以下的认知:这是我、这是我的、这是我成就的,我现在应该要省力,我现在应该要放松,我现在应该要保持着平舍,我应该要保持着安忍的状况。这种维持着当前的境况,跟境界跳探戈,跟境界尽量地用省力、善巧的方法互动着,这个都是心行。
 
甚至在这之中隐约冒出来的我与我所,冒出来的慢,都是心行。所以在心里面,你要做的进一步的分别,进一步的评审、拣择就是:平舍还不是解脱,这个不是修行的全部,这只是修行的一个部分而已。知道把平舍变成一个工具,让这个工具帮助你达成短期的目标、中期的目标、长期的目标。这就是为什么,佛经里面具体地讲到,你不断淬炼你的内心、成就了平舍,这个平舍要像是锻冶黄金一样,淬炼再淬炼,直到它变成纯金。到了这样的地步,你还不应该要满足,应该要把淬炼而成的平舍,导向成就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,乃至四个空定,乃至种种的神通,乃至出世间的无漏解脱。
 
人只有在平舍的状况之下,才能够清楚、客观、不被淹没地,看到自己的动作跟反应,而不是全然地被境界吸进去,没有能力去做反思,没有能力去做调整。所以平舍是绝对需要的,但是你也应该要知道,接下来要怎么样利用平舍,要怎么样让它继续衔接到如理作意。
 
将你的注意力导到当前正在发生的动作,好像是「正在呼吸中的身体」,那个「正在放松下来」的这种努力,正在帮助自己省力,保存着体力,不做没有用的、过度的反应。不管身体、心理呈现出来的舒适、不舒适、中性的感觉,有一种收摄着、安忍着,不随着境界起舞,这样的包容、这样的放下、这样的接纳,这个叫做平舍。
 
这没有什么很高深的道理,就算你不能够百分之百地做到,光是在安静地观察,光是在锻炼自己不被境界完全地吸进去,这里面已经有平舍的味道了,你已经在培养平舍了。这种平舍的滋味是可以高度地被开发,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地锻炼,产生出来的效果就是,看起来似乎你不再随着境界起舞了。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,有无数的外道都把平舍当做是自性;这就是为什么,在后代的佛教的典籍里面,会有不思善、不思恶、就是你座上本来面目,这样的一个讲法。
 
但是,就连在这种安静的状况,都不要误以为厌不厌俱离叫做真实心,都不要误以为厌不厌俱离、不做批判,就是你的觉性、就是你的本来。在这个地方,一个志于解脱道的人,要小心翼翼地继续观察着心行,或者是继续观察着五蕴的过患,继续去挖掘出藏在心底深处,那个驱迫着你的动作,驱迫着你情不自禁要再去寻找身体、寻找五蕴的那个动力。去把那样的力量,把那样的冲动,尽量曝晒在太阳底下。
 
如果你还没有能力做这样的功夫,起码应该要在心里面提醒自己,这种心安静下来,反应跟动作减少的状况,那个不是本来心、不是本体空,那个不是什么觉性或佛性,那是一种较为省力的动作。你必须要提醒自己:这还是动作。如果你不这样提醒自己,误把这种淬炼而成的平舍心,当做是全部、当做是最终、当做是本来,你就不再有能力能够进一步地提升自己。
 
你眼前那样的境况,连入流、连最低等的初果,都不是、都不算,那还是一个轮回法。「舍」在佛经里面,最粗浅的就是达到淡定、镇定、省力的效果,最高深的就是到梵天,那都还是在轮回的情况里面的。一边修学着平舍,一边留意着动作,就算看不到,也应该要提醒自己继续去观察,心怎么样参与在这个平舍,心怎么样支撑着这个平舍,心怎么样在认同着这个平舍。
 
真正苦的因,还藏在这个下面,你还不见得有机会看到它。那个「真正苦的因」那根刺,就算是你轮回为梵天,轮回到了所谓的不动摇的境界,它都还像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,在心里面等待着你的淡定崩溃、出现裂缝的时刻。这种平舍、这种镇静,就如同所有的有为法一样,透过意志而制造,透过意志而支撑,它是会败坏的,它是不能够一直强撑着。
 
吸气时、体验着过多反应被放下来,吐气时体验着过多反应放下来;
吸气时、允许刺激穿透自身不做盲目反应,吐气时、允许刺激穿透自身不做多余反应;
吸气时、知道正在维持平舍,吐气时、知道正在维持平舍。

(静坐结束)
 
以自己做为依怙,哪里还有其他可靠的依怙呢?
调御、降伏自己,获得真正可靠的依怙。